[发明专利]带直管段的钢弯头的制造方法和模具及其产品无效
申请号: | 91111310.X | 申请日: | 199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27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振业 |
主分类号: | B23P13/00 | 分类号: | B23P13/00;B21D9/00;F16L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段 弯头 制造 方法 模具 及其 产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路系统中的带直管段的钢制弯头的制造方法和用于该方法中的专用模具及其用该方法生产的带直管段的钢弯头。
迄今,市售的管路系统中的弯头均不带直管段,这是由于没有合适的工艺方法,特别是没有设计巧妙的成形模具,以致弯头成形后,芯模难以取出所致。而这种不带直管段的弯头,对接管的焊接是十分不利的。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制造带直管段的钢弯头的方法,用于该方法的专用模具及用该方法制造的带直管段的钢弯头。
制造带直管段的钢弯头的方法是:
1、下料:下料长度为弯头展开长减去1.5~2.5毫米;
2、加热:将下好的坯料加热至600~700℃;
3、加压成形:将热坯料置于专用模具中用压力机加压2~3分钟成形;
4、修口:将成形后的弯头从专用模具中取出,并将弯头两端的管口进行修整;
5、过球:将一个外径等于弯头孔径的钢球和若干个外径小于弯头孔径的钢球逐步放入弯头孔一端,然后加压使钢球从另一端滚出,从而达到修整弯头孔径的目的;
6、将弯头两端车焊接坡口,并给弯头外表面涂防锈漆后即为成品。
下面通过附图进一步说明用于上述方法中的专用模具的结构及用该方法生产的产品。
图1是专用模具压制弯头的纵剖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带直管段弯头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参看图1、图2。本专用模具包括一个上模〔1〕、下模〔4〕和一个装入管孔中的芯模〔3〕。其中上模〔1〕的纵剖面包括一个弯曲半径等于弯头内弯半径的凸圆弧线;下模〔4〕的纵剖面包括一个弯曲半径等于弯头外弯半径的凹圆弧线;上、下模合拢后的横剖面包括一个直径等于弯管外径的孔。此外,本模具与现有技术不同的地方是:
1、上模〔1〕和下模〔4〕的纵剖面中的凹、凸圆弧线的两端还分别与一个圆弧线相切的直线段联接,该直线段压制时,即可形成弯头的直管段;
2、芯模〔3〕的设计比较独特,其结构是:
其横剖面为一个直径等于弯管孔径的圆形,其纵剖面的上部为弯曲半径等于弯头孔内弯半径的圆弧,下部为弯曲半径等于弯头孔外弯半径的圆弧,其总长等于弯头弯曲部分的总长;并且,芯模沿长度方向横切为三段,即左段〔31〕、中段〔32〕和右段〔33〕。左段和右段又分别沿纵剖面切为两片,两片间由活动定位销〔6〕在下部活动铰接,以防两片间的错位,在每一片的外端加工出一段作为工具夹持部分的平面,供取出时使用。即芯模由五块构成,分成五块是为了成形后便于逐块取出芯模。当芯模的五块合拢后,在上部还包含一个楔形孔,当楔铁〔5〕插紧入楔形孔后,可将左、右段的各自两片撑开与弯头内孔相吻合。当成形完毕后,将楔铁敲出,即可分片、分块将芯模从弯管内取出。
参看图3,采用上述方法制造的弯头〔2〕,除与一般弯头一样具有弯曲部分〔21〕外,其两端分别带有直管段〔22〕,且其孔径均匀一致。直边段长一般等于弯管的公称直径D,当然亦可制造成为1.25D或1.5D的直管段弯头。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制造带直管段弯头的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施;
2、专用模具设计合理巧妙,方便取芯模,经实践考验,既可保证产品质量,又方便批量生产。
3、为社会提供的带直管段弯头,提高了焊接接管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振业,未经陈振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113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器摩擦副间隙自动调整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机电阻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