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耐火材料钻孔的等离子吹管和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11403.3 | 申请日: | 1991-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928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30 |
发明(设计)人: | 米齐尔·格·得罗特;杰恩·米尼尔;霍恩·克·乔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德罗-魁北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14 | 分类号: | F27D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郑修喆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材料 钻孔 等离子 吹管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来熔化和破碎熔炉的放液孔中的泥塞以便以精确而且可再现的方式打开所述放液孔的水冷却等离子吹管,该吹管有一尖部并包含如下部分:
一个不锈钢制的空心壳体,该壳体有圆筒形外表面,其前端敞口;
一对在上述空心壳体内同轴安装排列的前、后空心电极,前电极置于吹管的前端,带有一中心通孔;
一个同轴地安装在空心壳体内的上述空心电极之间的电绝缘隔环;
在上述空心壳体内延伸的机构,用来连接上述空心电极和外电源,以便在所述电极之间发出的每个电极上都有触点的电弧;
置于上述空心壳体内的机构,与具有一定的气流速度的外来等离子气源连接,用来在上述电极内喷射等离子气;
与外来水流管道连接的水管机构,用来导引上述空心壳体内的冷却水流沿着壳体流到其前端,以便从外部冷却前、后电极和隔环,并从内部冷却上述空心壳体的外表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离子吹管还包含用等离子喷射法在其空心壳体外表面上沉积的陶瓷材料保护层;
上述等离子吹管的前电极有一个设置有大小与所述空心壳体的前端相配合的圆筒形向后部分的前端,和一个越过上述空心壳体的上述前端延伸的圆筒形向前部分,该圆筒形向前部分组成上述等离子吹管的尖部,其大小是从上述空心壳体的外表面四周径向向外扩大一个短距离,因此,在使用中,可以稍稍反射离开放液孔的等离子气,使它不触及上述空心壳体的前端;
前电极中心通孔的形状和大小设计成使发出的等离子气体射流在上述给定的气流速度内具有很规则的轮廓线和高的轴向速度,以便保证前电极的电弧的贴附点接近或处于上述等离子吹管的尖部,并防止熔融材料沉积在该尖部;射流的动量足以熔化和破碎泥塞,并同时以快速而有效的方式排除熔融材料;
在吹管的前端装有一个单一的O型环,以对它形成水封,该O型环围绕前电极的前端的圆筒形向后部分延伸;和
与上述水管道机构接通并构成其整体部分的水管道分别装设在上述空心壳体和前电极的前端的上述向后部分之内,该水管道沿O型环分别向内向外延伸,因此,足以冷却该O型环,保护它不致过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吹管,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的等离子吹管尖部的前电极的向前部分有一个稍具锥形的前表面。
3、用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却等离子吹管打开在熔炉壁内用泥塞住的放液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所述的水冷却等离子吹管发出的高速高温旋涡气体射流熔化和破碎堵住放液孔的泥塞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液孔有一纵长轴线,所述的等离子吹管同轴地置于该放液孔的前面,随着泥塞熔化和破碎,它在放液孔内可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离子吹管在放液孔移动是缓慢的,逐步进行的,进行每一步以后就将等离子吹管移出,以便将熔化在孔的泥塞材料从其中排出,同时,可避免上述放液孔内发生过热。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离子吹管安装在位于熔炉附近的液压线性驱动装置上,并调节它沿着放液孔的纵向轴线前后来回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线性驱动装置由计算机控制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线性驱动装置由程序自动控制机构有效地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测量出进入所述的等离子吹管的冷却水温和离开所述的等离子吹管冷却水温的差值,该测量值可用来有效地控制上述线性驱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对从所述的放液孔逸出的气体进行经常的分析,以测定水蒸汽的出现,从而快速确定上述等离子吹管的水管道机构是否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德罗-魁北克公司,未经海德罗-魁北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114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