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震荡型纤维增强塑胶球拍框架无效
申请号: | 91111727.X | 申请日: | 199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70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尤景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景三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震荡 纤维 增强 塑胶 球拍 框架 | ||
本发明是和运动用的球拍框架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将击球后的大部份震荡波阻截在握把前部的微震荡型纤维增强塑胶球拍框架。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纤维增强塑胶球拍,其框架在制造时,一般是将多张预浸热固性树脂的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织板卷绕成长条管状物,然后将其置入具有球拍形状模型的模具内加热、加压,使其依照模型的形状固化成型,以成为球拍框架的雏型。也就是说,该种纤维增强塑胶的球拍框架具有均匀一致沿着整个球拍长度延伸的多层纤维结构,而且这种多层纤维结构的纤维是自环框部不中断地延伸至握把部,因此,击球后所产生的震荡波会从环框部(即球拍的头部)无阻碍地传送至握把部,这种现象往往会使握持球拍的手部受到运动伤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近在第78201997号“可消减手柄震荡的球拍构造”新型专利案中提出,其特征是在取用一单向开口的手柄,将其套合在球拍框架的主轴上,然后再此二者之间塞填入一吸震弹性体,且在手柄底部间连接一弹簧。就理论上而言,这种构造可能具有消减手柄震荡的功能,但因其构造复杂,制造上较为困难,而且震荡波是在传至手柄后才能消减,因此,事实上,其减震效果并不显著。另外,发明人陈正盛在第78210299号“具有阻截击球震力的球拍构造”新型专利中也是用来解决前述问题的,其特征是在纤维增强塑胶球拍的柄部形成复数凹槽,然后再在各凹槽上填覆上一吸震环带,这种构造由于其框架的纤维同样是无中断地自环框部延伸至握把部,因此实际减震效果是有限的。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震荡型的纤维增强塑胶球拍框架,其确实可大量衰减在击球时自击球部位传至握把部位的震荡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塑胶的球拍框架,其轴柄部位具有适当的强度及弹性。
根据本发明微震荡型的纤维增强塑胶球拍框架,其具有一环框部,以及一自该环框部的一端轴向延伸的轴柄部,其特征在于该球拍框架包含有一塑胶薄管,一由纤维增强塑胶制成的包覆在塑胶薄管外侧表面的第一外部层壳,用来构成环框部以及该轴柄部的前段,一由纤维增强塑胶制成的第二外部层壳,用来构成轴柄部后段,并包覆在塑胶薄管的外侧表面上,以及一由纤维增强塑胶制成且具有预定宽度的增强表层以横跨该第一外部层壳与第二外部层壳相邻处的方式,贴覆于各外部层壳相对端的端面上。由此,可使得该球拍框架的环框部的纤维与轴柄部后段(即握持端)的纤维呈不连续状态,因此,击球后,在环框部所产生的震荡波传至前述的纤维中断部位时将大量地被消减,于是,该轴柄部后段所感受的震荡现象必然相当微弱,因此可以克服通常容易造成运动伤害的缺陷,此外,由于该中断部位上包覆有至少一层增强表层,可使其强度及弹性得以维持在令人满意的状态。
本发明的微震荡型纤维增强塑胶球拍框架的另一特点是该第一及第二外部层壳的相对端均具有一段呈复数条片状的接合部,各该接合部是相互叠置在一起,用以消除二者交接处应力集中的现象。
本发明的微震荡型纤维增强塑胶球拍框架另一特点是该第一及第二外部层壳是相距有一预定的间隔,且还包含有复数个由纤维增强塑胶制成的增强条,这些增强条平行于该轴柄部轴心,且各相距预定间隔,横跨在该第一与第二外部层壳的间隔处,并使其两端分别贴覆在各外部层壳相对端的表面上,由此,可使该球拍框架除了可消减震荡外,还更具有令人满意的刚度及弹性。
本发明的微震荡型纤维增强塑胶球拍框架的再一特点是,它包含有至少一弹性吸震层,该弹性吸震层是贴覆在该第一及第二外部层壳的交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景三,未经尤景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117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止痒一次灵
- 下一篇:免燃料水平式快速干燥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