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浸渍式阴极无效
申请号: | 91112826.3 | 申请日: | 199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39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金星社 |
主分类号: | H01J1/20 | 分类号: | H01J1/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天正,肖掬昌 |
地址: | 韩国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渍 阴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浸渍式阴极,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具有如下构造的浸渍式阴极,所述构造包括带有上端头和下端头的阴极圆环,上端头装有浸渍的板台,下端头装有阴极套筒,还包括多根与阴极圆环整体地形成的金属长条,每一根金属长条有一端固定在阴极支座上,从而能够简化制造工艺,并能缩短图象产生时间。
浸渍式阴极主要被用于需要高阴极电流的示波器中,近来,也被应用于电视接收机中的电子管上,因为根据电视接收机高分辨率和大屏幕的发展趋势,所述电子管需要高的阴极电流。
参见图1A和1B,图中示出了传统的浸渍式阴极构造的一个实例。如图所示,该阴极包括:由耐热金属制成的并在其下端头封闭的圆柱形阴极皿12;安装在所述阴极皿12中并具有多孔的耐热烧结本体的浸渍板台11,所述本体中浸渍有电子发射材料;以及圆柱形阴极金属套筒13,该套筒具有封闭的顶端,并被安装到阴极皿12上,以使得所述顶端的表面紧密地与阴极皿12的下端头的表面接触。所述阴极还包括:一个环绕着阴极套筒13的圆柱形阴极支座14;一组适合于固定地支持阴极套筒13和阴极支座14的金属长条15,该长条的一端固定在阴极套筒13的顶端表面上,其另一端固定在阴极支座上端的外表面上;以及一个螺管形灯丝18,该灯丝适于将阴极的内部加热并被安放在阴极支座14中,向阴极套筒13的内部延伸,其外表面与阴极套筒13的内表面间有均匀的间距,该灯丝的上端与阴极套筒13的顶端的内表面相接触。
在附图中,参考数字16和17指金属长条固定到阴极套筒13和阴极支座14上的固定区域。
现在,对带有上述构造的传统阴极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当将激励电源加到配置在已装入电子管的阴极中的灯丝18时,灯丝18释放出热量,从而使得阴极被加热。此时,灯丝18释放出的热量经由阴极套筒13的顶端表面传给阴极皿12。传给阴极皿12的热量接着传给浸渍的板台11,于是借助于所传递的热量,浸渍的板台11发射电子。
但是,在上述构造的情况中,存在着使图象产生时间增加的缺陷,这是由于灯丝18所产生的热量要经由阴极套筒13的封闭表面和阴极皿12的封闭表面才传给浸渍的板台11。在这里,图象产生时间是指从灯丝18接通的时间点到由浸渍的板台11发射电子而在电子管屏幕上出现图象的时间点的时间间隔。在制造带有上述构造的传统阴极时,阴极皿12和阴极套筒13还应该彼此配合,以改善热传输效率。此外,金属长条15应在固定区域16被固定在阴极套筒13的顶端表面上,该固定区域已被精确地在所述顶端表面上预先确定。但是,这些工作是很麻烦的。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改进构造的浸渍式阴极,这种改进的构造使得能够缩短图象产生的时间,并能够通过取消麻烦的对中工序而使制造工艺简化,而现有技术中,需要进行阴极皿和阴极套筒的对中。
根据本发明,为了能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浸渍式阴极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多孔的金属本体的浸渍的板台,在金属本体内浸渍了受热时可发射电子的材料;一个阴极圆环,浸渍的板台配置在该圆环上段;一个在其中能容纳灯丝并具有封闭的顶端的阴极套筒,所述封闭的顶端安装到阴极圆环的下端头上,该套筒的封闭的顶端的表面与浸渍的板台的下表面紧密接触,以使聚集在阴极套筒内的由灯丝所产生的热量直接地传给浸渍的板台;一个环绕阴极套筒并具有上端面的阴极支座;以及与阴极圆环整体地形成并固定地装到阴极支座的上端面的多根金属长条。
通过参考附图对实施例所做的如下描述,将会明白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观点,所述附图中:
图1A是传统的浸渍式阴极构造的剖视图;
图1B是传统阴极构造的平面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带有改进构造的阴极的剖视图;和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阴极构造的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金星社,未经株式会社金星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12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