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琴无效
申请号: | 91200014.7 | 申请日: | 1991-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6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11 |
发明(设计)人: | 骆辰阳;骆秋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辰阳;骆秋枫 |
主分类号: | G10D3/16 | 分类号: | G10D3/16;G10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6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弦式乐器,特别是一种由其自身的拨弦装置来拨动琴弦的乐器。适用于所有的喜欢音乐的广大群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简单易学而且又很实用的乐器,用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现有的六弦琴(吉他)和四弦琴(琵琶)虽然能被许多人所喜欢,但却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原因是弹吉他或琵琶需要有一定的技巧,特别是右手拨弦时不仅要与按弦的左手配合好,而且要拨得十分准确。再加上琴上没有各个音的标记,致使大多数初学者既使会识简谱也不知吉他或琵琶该怎么弹。这就给它们的推广普及带来了很大困难。
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电磁拨弦装置和简谱音符表,从而解决了现有吉他或琵琶存在的不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各图都是原理简图。图1中[1]是弦枕,[2]是琴弦,[3]是琴品,[4]是制音减振阀,[5]是简谱音符表,[6]是底板。图2中[2]是琴弦,[7]是铁蕊,[8]和[9]是线圈,[10]是衔铁,[11]是弹性电绝缘拨片。图3是拨弦装置的控制电路。图2中的线圈[8]和[9]分别是图3中的L1和L2。琴弦[2]和琴品[3]一起构成图3中的开关K(琴弦和琴品都必须是可导电的)。接线时,将所有的琴品接在一起,然后与电源+E5相接。各琴弦之间互不联接(两端弦枕和弦桥都由电绝缘材料制成),每根琴弦只与对应于该琴弦的控制电路相接。控制电路是一个双稳态电路。当按下琴弦与琴品接触时,相当于开关K合上,触发电路产生一个脉冲使双稳态电路翻转,衔铁[10]带动拨片[11]拨动琴弦一次。这时不论是继续按着琴弦还是放开琴弦,衔铁[10]都不会返回。只有放开琴弦后再按一次,衔铁[10]才会返回。因为双稳态电路是每输入一个脉冲翻转一次,而由图3的电路可知,只有在开关K合上的一瞬间触发电路能够输出一个正脉冲使双稳态电路翻转,而开关K断开时触发电路产生的负脉冲被隔离二极管隔断,双稳态电路不会翻转。所以每当按下琴弦与琴品接触时,被按的琴弦便会被拨动一次而发出声音,而且不同的琴弦与不同的琴品接触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制音减振阀[4]是用两片硬片将两片橡胶片夹在琴弦上而构成,位于低音端的弦枕与第一琴品之间,它的作用是当被按发音的琴弦放开时,琴弦停止振动,以免发出空弦余音。按钮AN的作用是演奏强音。为了使初学者弹奏简谱乐曲时能够知道各个简谱音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配备了一套简谱音符表,共有12张(每种曲调各一张,附图中只画了两张示意表,见图5和图6,图5是C调简谱表,图6是F调简谱表),使用时根据曲调选一张放在琴品与底板之间(图1中[5]的位置)即可。最后说明一点,图5和图6所示的简谱表,是专为各音位置如图4所示的四弦琴而设计的,对于不同的琴,简谱表的格式也不同。另外,如果能用一个电子数字式简谱音符盘固定在图1中[5]的位置来取代12张简谱音符表则更为完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辰阳;骆秋枫,未经骆辰阳;骆秋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0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