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饵砣(坠)抛射器无效
申请号: | 91200207.7 | 申请日: | 199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2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焕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焕喜 |
主分类号: | A01K91/02 | 分类号: | A01K9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饵 抛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特别是具有机械抛射功能的钓鱼工具。
海竿、车盘竿及手抛线结合炸弹钩钓法,效果显著,然而受抛竿技术或体力限制。海竿抛竿时不慎会断竿,造成损失,初学者尤为困难。为抛的远,需选用长海竿,其价格高,一般爱好者难于问津。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具有机械抛射功能的经济实用的钓鱼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以弹簧筒为主体,在弹簧筒上安装导轮、扳机,在导轮上安装抛射杆,在抛射杆外端接装抛射托,弹簧通过拉杆、链条驱动导轮、抛射杆快速转动,以适当的角度把抛射托内的鱼饵砣、坠抛射出去。
本实用新型将抛竿、线掌握力度、角度、体态等复杂动作,变为以抛射器为工具,勾动扳机就可以有效抛射的简单动作,具有简单、安全的特点,较之使用长海竿,本实用新型经济实用,特点突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一种“鱼坠弹射器”(86年实用新型)相比,不仅结构不同,射出方式也不同。本实用新型以抡竿方式把鱼饵砣、坠抛出,“鱼坠弹射器”则以橡胶筋直接弹射鱼坠。在适用范围、力度、射程方面差别更大。“鱼坠弹射器”弹射小型坠、饵自成体系;本实用新型可与海竿、车盘竿、轮竿、自动钓鱼器或绕线轮配合使用,也可抛手抛线,可以抛海竿用的较大的坠、饵砣,尤其适于抛射炸弹钩饵砣,其抛射力远大于橡筋弹力,抛射100克左右的鱼饵砣、坠,最大射程达70米以上。该实用新型具有使用范围宽,射程远的特点。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抛射托结构示意图;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工作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如图:
本实施例主体部分结构见图一:弹簧筒5中安装弹簧(碟型弹簧)4,弹簧4通过簧座2、拉杆6、链条7驱动导轮14;弹簧筒5底部装有调整压力垫圈3;弹簧4由底盖1固定在弹簧筒5中;弹簧筒5上安装支板12、13;在支板12、13中间,用螺钉轴18安装扳机;扳机柄8夹在扳机支板10、11中间铆接或焊接在一起;扭簧9推动扳机柄8起扳机锁定作用。在支板12、13中间用螺钉轴19安装导轮14;导轮14外缘中间开有凹槽W是链条7的轨道;导轮14的外缘两侧开有缺口Q,供扳机支板10、11支撑锁定导轮14;在导轮14上用螺钉20、铆钉21固定抛射定杆16;螺钉20,销钉轴d把限位板15(两块)固定在导轮14两侧;在抛射定杆16中套接有抛射动杆17,动杆17可在定杆16中抽动,定杆16外端锥口与动杆17根部锥度可重合锁紧。销钉轴d用来连接链条7和导轮14;限位板15限定导轮14转动角。
本实用新型的抛射托结构见图二:在托底支撑25上安装连接挂钩22,扭簧23压紧挂勾22;托底支撑25与托盖支撑27由铆钉轴29连接,扭簧30可使托盖支撑27与托底支撑25分离张开;扭簧24安装在托底支撑25上,其上端勾住托盖支撑27边缘,使托盖28与托底26紧扣在一起;扭簧24通过接线f与抛射器主体相连,以控制抛射托盖及时打开,使托内的鱼饵砣、坠不受约束,抛出去。托盖28,托底26用铆钉31分别安装在支撑上。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工作示意如图三:把动杆17从定杆16中抽出拉紧;把抛射托(22-31)插接在动杆17上;从导轮14上取下销钉轴d,使导轮14的销钉轴孔与链条7的D孔对正后,穿入销钉轴d旋紧螺母。把定杆16扳下,使扳机支板10、11支住导轮14的缺口Q(见图一)。把接线f接在支板12连接位置上。把鱼饵砣、坠装入抛射托内,使扭簧24扣住托盖支撑27。双手把紧弹簧筒5,使弹簧筒5垂直于水平面,并对正抛射方向,勾动扳机柄8,导轮14、抛射杆16、17、抛射托(22-31)快速向上转动,到一定角度,接线f拉动扭簧24,托盖28在扭簧30作用下自动打开,当限位板15撞到支板12、13上时,导轮14等骤停,抛射托内的鱼饵砣、坠则沿切线方向抛出,射向钓位。按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筒5垂直于水平面时,鱼饵砣、坠飞出方向与水平面夹角大约40度左右(最佳抛角),使用时调整弹簧筒5与水平面夹角就可以控制抛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筒、支板、导轮、抛射杆、抛射托支撑可用钢材或铝合金制作。抛射托盖、底可用塑料、化纤材料制作,弹簧、拉杆、链条等用相应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焕喜,未经张焕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0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复轨器
- 下一篇:固定纱门纱窗布的塑料异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