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式气垫帐篷无效
申请号: | 91200512.2 | 申请日: | 199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1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汪园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园丁 |
主分类号: | E04H15/20 | 分类号: | E04H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组合式 气垫 帐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旅游帐蓬。
人们为了让旅游中的野外休息更舒适方便,已将帐蓬中的支撑架改用携带轻便的充气气管(CN2041115U),但这种充气管只起支撑蓬罩的作用,用途不广;另外,蓬罩与气垫床还采用了尼龙搭链连接的技术(CN2048302U);由于这种气垫帐蓬在水中使用时存在着将人裹在蓬罩内翻入水中的危险,故蓬罩不能在水上使用时安装;在充气方面,现在市场上出现一种供打气球用的塑料单脚踩踏风箱,它虽可给气垫床和充气气管充气,但在旅途中显得累赘,用途也不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轻便、舒适、多用的旅游帐蓬,它不仅能水陆两用,而且能使部分组合件一物多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给一顶蓬罩的底边、四支气囊支撑柱的两头和中间、一张气垫床的四周以及两只踏脚充气囊的边缘上分别粘接上尼龙搭链,再把四支气囊支撑柱上头叠搭在一起,下头分别贴搭在气垫床的四只角边上,形成一菱锥型框架,其中气垫床的一头最好制成“凹”状缺口,以便安置一付踏脚充气囊,然后套上蓬罩,让蓬罩底边与气垫床四周贴搭住,充足气后便成一稳固金字塔型的气垫帐蓬。
上述帐蓬中的四支气囊支撑柱因为中间带有尼龙搭链,所以可将其头尾相接,做成多变型的救生圈;还有一付踏脚充气囊边缘上的尼龙搭链既可与气垫床连为一体,又可自行组合成条型枕头和方型坐垫。上述所有这些技术特征使帐蓬显得更为方便多用。
本实用新型因为只面用尼龙搭链便可将各部件组合、分解,所以使用方便,制作简单;被制成的气垫蓬顶船由于四周无障碍,故在翻船时人可随即滑落水中,不会被蓬罩裹住;另外气囊支撑柱做成多变型救生圈、踏脚充气囊做成枕头和坐垫,都起到了一物多用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气垫床视图。
图2是四支气囊支撑柱实样图。
图3是蓬罩局剖实样图。
图4是气垫帐蓬实样图。
图5是气垫亭或气垫蓬顶船实样图。
图6是“△”型救生圈实样图。
图7是“O”型救身圈实样图。
图8是配有脚踏充气囊的气垫床视图。
图9是条型枕头视图。
图10是方型坐垫视图。
图11是(一只)踏脚充气囊实样解剖图。
在气垫床四周图1或图8、四支气囊支撑柱的两头图2、蓬罩的底边图3、一付踏脚充气囊的边缘图9或图10都粘接上尼龙搭链①并将它们充气后制作成一金字塔状的气垫帐蓬图4;也可在四支气囊支撑柱中间也粘接一段尼龙搭链图2②,制作成气垫亭或气垫蓬顶船图5;其中把气囊支柱两头尼龙搭链头尾相接,便可做成“△”型救生圈图6,“O”型救生圈图7等多变型救生圈。
上述帐蓬罩的顶上配有一只小环,万一气囊支撑柱破损时可用绳子通过此环将帐蓬吊在树下使用。
上述帐蓬中一付踏脚充气囊可组合在气垫床“凹”型缺口上图8,使用时只须将单向出气阀管子④与气嘴⑤接通,让操作者站在上面作踏步动作即可充气。
上述充气囊是由隔板图11⑥、海绵芯⑦、单向进气阀⑧、单向出气阀管子④经橡胶涤仑布⑩包制而成,使用时人体重力通过其中一只充气囊隔板后成均布力压缩整块海棉芯,迫使气囊内空间缩小产生膨胀气体,并冲出单向气阀管子。当人体重力随踏步动作消失时,该气囊在海绵芯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单向进气阀便吸气。同时另一只充气囊以相同原理开始充气。这样循环往复,不断把气输进气垫床和气囊支撑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园丁,未经汪园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0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页铰链
- 下一篇:多用途脱卸式钩形馈线固定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