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产生佛光效果的刺绣工艺品无效
申请号: | 91200654.4 | 申请日: | 199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3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费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晓明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 佛光 效果 刺绣 工艺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能产生特殊装饰效果的刺绣工艺品。
刺绣品,特别是双面绣,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珍品。它的基本结构形式是:在致密而又轻薄透光的丝制底料上绣制出各种花样的单面或双面的绣面,再用两层玻璃片或其它透明材料夹持裱装,并配制与底料周边大小相一致的框架组成。近年来,带有佛教色彩题材的刺绣品(如:观音象、如来佛象、妈祖象等)倍受宗教界人士和广大港、奥、台胞的欢迎。但是,这类题材的绣制及后期制作工艺上同传统题材与方法相比无任何改进,因此这类绣品显得比较单调,缺乏现代科技附加效果,缺乏完美的精神享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产生佛光效果的刺绣工艺品。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底料为半透明的绣品与两层透明夹持物之间,增加一片透射光栅膜,周边用框架固定,或将光栅膜粘贴在夹持物内表面;也可以在两层透明夹持物中的某一层内表面预先加工出光栅,然后再将绣品夹持裱装,并配制框架固定。
为加强“佛光”的艺术效果,上述方案中的光栅膜采用不定中心放射形光栅薄膜;直接在透明夹持物上加工的光栅也为不定中心放射形光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刺绣工艺品是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传统的刺绣艺术品上的产物。将点光源置于此刺绣品的后面,观赏者就能看到绣品(佛象)内出现由中心向四周幅射的彩色光芒,即能看到“佛光”,从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精神与艺术享受。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问题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一种用园形框架夹持的能产生“佛光”效果的刺绣工艺品的示意图。
图2为该工艺品结构剖视图。在该工艺品的两层夹持物2与3之间设有一透射光栅膜5。
实施方案一:用两层透明夹持物2和3(玻璃或透明膜)将绣品1夹持,并在夹持物之间加入一片不定中心放射形光栅薄膜5,周边用园形或方型的框架4固定。
实施方案二:绣品用两层玻璃夹持,其中一块玻璃内表面已预先加工出光栅,四周再用刚性的框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晓明,未经费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06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省力自行车动力传动装置
- 下一篇:水泥钢钉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