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冰箱空调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91201635.3 | 申请日: | 199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7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国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泽智 |
地址: |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空调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特别是一种冰箱空调控制器。
冰箱成为各家各户的必需品,空调也将进入家庭,而我国各地区的电压24小时内变化太大,离电网近的地段0点--7点达270V左右,最高270V-最低140V=高低变化电压为130V,是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冰箱电机(心脏)被烧,可以说,这也是必然的。
因而很多人对压缩机烧坏的原因认识不足,烧坏后,认为电压高或电流大使电机烧坏。实际上烧坏电机的直接因素是温度,间接因素是电流,而温度不能突变,需要时间积累,电流可以突变,不需要时间,因而必须通过时间得到的温度180℃~200℃时,就达到了电机烧坏的条件。
由于上述原理,压缩机烧坏现象有三种:
第一种现象:冰箱的启动绕组烧坏。原因是电压低,无法启动,如达4小时左右的时间,启动绕组被烧(运转绕组没有直接烧坏);其中20~30秒左右是冰箱热保护器受热时间,同时也是压缩机内部绕组受热上升时间,50~60秒是热保护器受热后断电时间,同时也是绕组保持准备上升时间,这样通、断2~4小时左右,达几十次通断之后,使启动绕组烧坏,有人认为冰箱工作时,突然断电,不相隔三、五分钟又来电会造成电机烧坏,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热保护器是比较可靠的,而受热时间很短就切断电流,只要电压正常的话,最多热保护器工作二次电机就可以正常运转,电机的温度无法直接上升,所以没有烧坏的可能。另因为运转绕组电流小,另一方面运转绕组紧靠铁芯,散热条件好,温度上升慢,故运转绕组不会烧坏。
第二种线象:冰箱的运转绕组被烧,原因是电压高被烧坏。一般冰箱压缩机正常电压为220V,压缩机电流为0.85A,通过实验可知,当工作电压为~240V时,压缩机电流为0.97A;~250V时为1.05V;~260V时为1.15A;270V时为1.24A。从上述数据可知,电压高到240V以上时,运转绕组的温度是通过时间慢慢上升的,因而导致运绕组被烧。而启动绕组本身没有上升温度的条件。
第三种现象:启动和运转两绕组全部被烧,这种情况一般是温度控制开关不能正常工作,长期断不开,压缩机长期运转,耐受电压时高时低,两绕组通过温度传递,温度相等而较高,只要外电源突然断、通电,电机不能正常运转,两绕组同时加热,使两组全部烧坏。
市面有十几种保护冰箱压缩机电路,简称冰箱保护器。这十几种保护电路只能从某个侧面是起了一些作用,对大多数来说,是起了相反的作用。这十几种保护器都是利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变压器等组成,这些元件的寿命远不能跟冰箱的寿命相比,就无法保证压缩机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线路简单,成本低廉,能确保冰箱、空调压缩机安全的冰箱空调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板、壳体、电压表、启动继电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有变压器、双联同步开关,交流电源的一端通过启动继电器的线圈及其触点与变压器的其中一端相接,启动继电器两端并接有双联同步开关中的其中一个开关,双联同步开关中的另一开关与变压器的另一端及启动继电器、压缩机相接,交流电源的另一端通过变压器的另两端与压缩机相接。电压表及双联同步开关都装在面板上,壳体上开有散热孔。变压器可采用30~40瓦的铁芯。变压器也可采用50~60瓦的铁芯。启动继电器可采用冰箱启动继电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面板1、壳体2、电压表3、启动继电器J1、变压器B、双联同步开关4、压缩机5等组成。电压表3及双联同步开关4都装在面板1上,壳体2上开有散热孔6,壳体2内装有变压器B及启动继电器J1。其中启动继电器J1可采用冰箱启动继电器(其中用于冰箱时也可利用冰箱本身的启动继电器;而用于空调时就需采用一只冰箱启动继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国,未经陈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16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