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碎纸机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01873.9 | 申请日: | 199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5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9-04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玉山 |
主分类号: | B02C18/06 | 分类号: | B02C18/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锡安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碎纸机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碎纸机定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便利、稳固而适当地定位刀具的碎纸机定位装置。
在业务工作中出现的需丢弃的机密文件,因为涉及业务活动保密的需要,不能简单地随手丢弃(例如会计、律师事务所的帐目、公文,公司的技术、业务文件等等),必须使用碎纸机将上述需丢弃的纸质文件绞碎,以破坏记录在上的文字,符号,达到保密的目的。可见,碎纸机的使用相当普遍。
以往的碎纸机的构造包括有机座、切条刀、螺旋刀以及马达等。马达带动切条刀转动,将送入的废纸切成条状,再将条状纸传送到螺旋刀处切碎。在机座上还装有刀具,所述的刀具与螺旋刀相配合,而达到有效地碎纸的目的。上述刀具与机座的组装是在机座的两侧对应的机壁上,靠近螺旋刀的适当位置处设有椭圆孔,该刀具由机座外问内置入而螺锁在椭圆孔上。因此,就构造上来说,在所述机壁上所设置的椭圆孔的目的是用以调整刀具与螺旋刀之间的距离。在组装时为和螺旋刀配合,又必须再作一适当的调整移动,在组装上费工费时;当调移之后,在使用时,刀具会因为椭圆孔而产生松动滑移现象,无法与螺旋刀保持适当距离,这样就会破环碎纸效果,例如,会卡住纸条而无法动作。所以,必须再进行退纸动作,要关机以后,再行调整刀具,如此反覆退纸、调整刀具,比用手撕碎纸更麻烦,更耗时,大大降低了碎纸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方便,稳固,而且使用时不会产生位移现象的碎纸机定位改进结构。也就是在不改变达到第一步碎成条状,进一步碎 成屑状的″双重碎纸″效果的原则下,使刀具有整体组装时就可以直接装置于板刀座的定位部上,再将板刀座与机座相组合而完成组装,以使刀具在组装后不会产生位移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法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碎纸机改进的定位装置包括有机座、板刀座、动力装置、切条装置、传动装置以及刀具。其中,机座的一侧装设动力装置,另一侧装设切条装置,螺旋刀装置安装在板刀座上,板刀座上设有与螺旋刀装置具有适当距离的定位部,而刀具则对应地装置在板刀座的定位部上。
具体来说是在所述机座的一侧上设有可分离的独立板刀座,而且在所述机座上板刀座的一侧上设有嵌置部,在所述板刀座的侧缘对应所述机座的嵌置部上设有与所述机座连接的连接部,在所述的板刀座上设有螺旋刀装置与刀具,所述螺旋刀装置与刀具互相配合动作,所述传动装置同时带动切条装置及螺旋刀装置,组装时将所述的板刀座具有刀具的端缘装配在机座上,再与传动装置相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了的碎纸机定位装置利用板刀座上与螺旋刀已设定好的定位部,可以很方便地组装上刀具,不必再调整刀具,省工省时;而且使刀具与螺旋刀装置以适当的距离组合,可以正确地相互配合,刀具在组装后以及操作运转中不会产生位移现象,保证了碎纸效果,并且使用方便。
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碎纸机定位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碎纸机定位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板刀座与螺旋刀装置及刀具的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位于碎纸机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1并配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碎纸机定位装置包括有机座10、板刀座20、动力装置30、切条装置40、螺旋刀装置50、刀具60及传动装置70及它辅件。
机座10是由两机壁101所组成(凡对称结构件的另一对称体图号省略)机壁101上设有设多个置设孔102,在一侧上形成嵌置部103。
板刀座20的侧缘对应机座10的嵌置部103处设有连接部23,板刀座20与机座10靠连接部23互相组合,而且板刀座20具有连接部的端缘上设有定位部21,板刀座20上的适当位置设有孔洞22,定位部21与孔洞22有适当距离。
动力装置30在本案实施例中是装设于该机座10上适当的设置孔102上的马达,这马达依靠垫片31垫靠于机壁101上,并在所述垫片的另一侧设置凸轮32,也就是当马达30与机壁101组装在一起时,靠垫片31的作用,防止凸轮32与机壁101上的置设孔102直接接触,产生了防震效果。
切条装置40装设于机座10上马达30旁的适当置设孔102上,并且所述切条装置40靠近嵌置部103的端缘,以便将纸张切割成条状。
所述的螺旋刀装置50呈螺旋状,装置于板刀座20上对应孔洞22的位置(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玉山,未经吴玉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18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