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织机的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02032.6 | 申请日: | 199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0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少伯 |
主分类号: | D04B9/00 | 分类号: | D04B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培硕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织机 传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织机的传动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可径向延长、缩短的,径向水平往复运动的滑动杆的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在改变机台直径时仍可保持摆动杆上、下摆动精度及动作杆轴向上、下运动精确度。
现有圆织机传动装置(参阅图1),是在机台1的圆型本体中央设置凸轮2,并于凸轮周面设有波浪形的槽沟周缘3,以供长直杆4的一端装接於槽沟周缘3中,长直杆4的中央点处枢接於机台1上,长直杆4另一端则枢接於等间隔地设於机台1外周的动作杆5上,动作杆5有限制地上下移动,带动钩线针(未显示)动作;
当凸轮2转动时,凸轮2周面上的槽沟周缘3带动长直杆4上下运动,并以长直杆4的中央点为转轴中心,使长直杆4另一端上、下摆动,形成长直杆4带动动作杆5作有限制的上下移动;
不过,圆织机常因需要的不同,必须有更多的动作杆5来带动更多的钩线针,才能快速编织及大量且快速地生产;但动作杆5的增加一定要再增加机台1本体的直径,而且长直杆4的长度也随之必须增加,这将使凸轮2转动时带动长直杆4上下摆动的幅度改变。
另外,因为动作杆5是沿受限制的固定方向上下滑动,所以如果长直杆4的长度增加,长直杆4驱动端上下摆动的幅度及位置就会改变,很难将动作杆5保持在上下滑动的预定行程中,并且因为凸轮2周面的槽沟周缘3具有如正弦波的波幅,所以凸轮2一定要有相当的厚度,如果是大型的圆织机,这将使圆织机重量增加造成装配不便。当使用大型的圆织机时,凸轮的槽沟周缘、长直杆及与动作杆枢接相关位置的配合,在装配、制造使用方面将产生很大的困扰与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织机的传动装置,以凸轮上径向波动的槽沟周缘,带动滑动杆沿径向往复运动,从而再带动动作杆作有限制的上、下运动,而且可直接将滑动杆沿径向延长或缩短,且带动动作杆保持轴向的上、下运动行程不变,而仍保持摆动杆上、下摆动的精度,以便供大、小不同规格的圆织机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织机的传动装置包含:
设有预定数目的固定环板的机台,固定环板上等间隔地设有预定数目的固定架,固定架外周设有多个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滑动的动作杆;
一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含在所述机台上装设的回转凸轮,凸轮顶面周缘设有环绕的槽沟,该槽沟中装接有预定数目的滑动杆,凸轮转动时,槽沟带动该滑动杆往复运动,滑动杆一端套置于固定架上,使滑动杆可作径向往复动作;
一摆动构件,所述摆动构件包含两摆动杆的支臂,该两支臂分别枢接於滑动杆端的两侧,并且两支臂上下反向相对应地枢接於固定架上,与支臂一体地对应于该动作杆延伸出转折适当角度而形成的摆臂,所述摆臂枢接于固设在动作杆上适当位置处的传动接头上。
通过上述结构,所述凸轮驱动滑动杆往复动作而驱动摆动杆,支臂以枢接在固定架上的枢接点为支点,使摆臂偏转而驱动传动接头,从而带动动作杆作有限制的上下运动。
所述传动装置可适用於不同直径的圆织机上而保证动作杆上下运动的精度。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举出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圆织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部份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部份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凸轮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请参阅第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织机传动装置,主要包含:机台10、驱动预定数目的摆动构件30的驱动机构。
机台10具有圆型本体11,圆型本体11的外周设有内、外固定环板12、13,两环板12,13具有大小不同的直径,内固定环板12上固设有预定数目的“冂”型导引板14,各导引板14相隔特定间隔;外固定环板13上固设有对应导引板14数目的固定架15,并且导引板14及固定架15双双对应地沿该本体11径向排列;导引板14的“冂”型通道径向地对应本体11,固定架15由两板片16、17直立固设於外固定环板13上,两板片16、17的间隔大约等於导引板14的“冂”型通道宽度,板片16底侧设有外凸的“L”形枢接部位161,板片17上侧设有枢接部位171;另外,固定架15外周设有该导引板14两倍数目的动作杆18,动作杆18可有限制地上下滑动,每两动作杆18一组地对齐导引板14及固定架15,且相对本体11径向地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少伯,未经杨少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2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