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式平面抹光机无效
申请号: | 91202150.0 | 申请日: | 199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1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炳林;王剑鸿;陈志雄;曹新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建材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靖江混凝土真空技术设备联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22 | 分类号: | E01C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平面 抹光机 | ||
属混凝土施工机具领域。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中,水泥混凝土的表面处理是采用手工或普通抹光机进行整平和抹光的。普通抹光机由抹盘、减速器、手柄以及控制开关等构成,手柄是可折叠的。操作时拉出手柄,启动手柄上的开关,通过抹盘的旋转起到整平作用。抹光机的左右移动通过扶手的上抬和下压实现,而前后运动则通过扶手推拉实现。它的抹盘的最大直径为800mm,操作这类抹光机的劳动强度比较大,且在一定平面内的平整度较差。目前,高等级的公路和机场路面的平整度要求为在3×3m的平面内,任意方向的平面度≤3mm,因而用上述抹光机难以达到该要求。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高等级公路,机场路面等工程对混凝土表面平面度要求高等问题,特设计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由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抹盘移动机构、抹盘传动机构,操作电器控制装置,抹盘高度调节机构及抹盘等构成,第一行走机构及第二行走机构分别由两条轨道及框架构成,第二行走机构在第一行走机构轨道上作纵向移动。抹盘移动机构为一矩形框,它在第二行走机构的轨道上作横向移动。由第一行走机构,第二行走机构及抹盘移动机构,可以完成抹盘在第一行走机构的矩形框内的全方位移位,抹盘的移位采用手动或电动两用操作。抹盘高度调节装置可以使抹盘随水泥混凝土表面层的高度作垂直调节,以控制抹光高度。作业时,启动操作电器控制装置,由抹盘传动机构带动抹盘转动,完成在第一行走机构内混凝土表面的全方位抹光,也保证了该平面内的平整度。整机的移动由第一行走机构在钢模上移动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性好,造价低,使用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采用本抹光机可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程质量,解决了目前高等级公路施工时平面度难以达到要求的难题。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1〕为第一行走机构 〔2〕为第二行走机构
〔3〕为抹盘移动机构 〔4〕为抹盘传动机构
〔5〕是操作电器控制装置 〔6〕抹盘高度调节装置
〔7〕抹盘 〔8〕滑轮
图中箭头代表各机构的运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为:采用普通槽钢制作行走机构及抹盘移动机构的轨道及框架,抹盘传动机构采用带电机的摆线针轮减速机,转速控制在70~150转/分之间,抹盘直径为800~1200mm之间形状分圆盘式和叶片式两种抹盘高度调节机构用螺杆手动操作各行走机构及抹盘移动机构均采用手动和电动两用操作。电动操作由电器装置控制。第二行走机构及抹盘移动机构四端装有滑轮,便于机构在轨道上滑行,抹盘移动速度按施工现场工艺要求配合控制。边行走、边移动、边抹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建材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靖江混凝土真空技术设备联合公司,未经国家建材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靖江混凝土真空技术设备联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2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