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半导体X线机无效
申请号: | 91202247.7 | 申请日: | 1991-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42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04 |
发明(设计)人: | 焦永旭;焦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永旭;焦建辉 |
主分类号: | H05G1/32 | 分类号: | H05G1/32;H05G1/34 |
代理公司: | 邮电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丽琴 |
地址: | 05153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半导体 线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X射线仪,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带X射线管的X射线装置。
现有的X线机,以其X线管的最高电压及最大管电流分类为大、中、小型三种。近年来,小型X线机中的X线装置,以小功率、微焦点的微型X线管作放射源,并将高电压发生器和X线管组合在一起组成组合式管头,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在医用X线诊断、治疗,工业技术方面的材料无损检测、结构分析、光谱分析、底片曝光及生物种子处理上有携带方便、适于野外条件应用等优点。
中国专利CN87209666“微型便携式X线机”,其中的X线装置,体积为40×240mm,其高电压发生器由高电压变压器和由电容器、二极管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组成,灯丝电压从X线装置外引入并通过装设在X线管一侧的线束限制器控制改变X线场。
中国专利CN88220424.6“中频X线机”,采用逆变器,逆变器接受脉冲发生器的脉冲,触发可控硅产生逆变,逆变器将300V直流逆变成84HZ交流至高压变压器,经升压、整流滤波后推动X线管,使高压发生器的高压受脉冲发生器输出控制,当高电压发生器输出电压高于所需电压预置值的下限时,脉冲控制器控制脉冲发生器停发脉冲,否则就继续发脉冲,按上述原理设计的组合式管头重量为4公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电路设计,进一步缩小X线装置的体积、减轻重量、节省电能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由用作放射源的微型X线管、施加在X线管阳级激发X线发生的高压发生器、提供X线管灯丝电压的灯丝变压器和同步调整X线管灯丝电压、阳极电压,以同步控制调整X射线穿透力及X线发生量的无级调压器四大部件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高电压发生器电路,根据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将可控硅、储能电容与微型电磁感应高压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串接,利用储能电容充放电与可控硅的开关作用,可以少量的1.5W的电能输入获得50-70KV的高能量输出,通过高压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直接加到X线管的阳极,激发X线发生。该高压发生器电路还包括全波整流电路,使在电源正半周时,电源对储能电容充电,负半周时,电容通过可控硅放电,串接在充放电回路中的高压变压器初级有较高的输入电压。
由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极移相电路组成的无级调压器,其输出分别接至灯丝变压器和高压发生器中由可控硅、电容、微型高压变压器初级线圈组成的电容充放电电路,在改变无级调压器中可控硅导通角即改变无级调压器输出值时,同步控制高压发生器电路中可控硅的触发条件、调整高压发生器输出值和改变灯丝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电压。即在电源正半周时,电源经无级调压器双向可控硅对储能电容充电,电源负半周时,无级调压器输出控制高压发生器可控硅的触发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原理,可制作成30mA、50mA、100mA的X线机。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附图1.微型半导体X线机实施例电原理图
附图2.微型半导体X线机实施例外形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虚线框10为无级调压器电路,虑线框20为X射线管的高压发生器电路,虚线框30为X射线管灯丝变压器电路,虚线框40为X射线管XG。
当合上电源开关K1后,220V市电经灯丝变压器B1的初级线圈T1给双向可控硅3CTS和由电位器W1、限流电阻R1、电容C1构成的触发极移相电路加电,双向可控硅3CTS的导通取决于触发二极管2CTS的导通。调整W1,可改变双向可控硅3CTS的导通角,从而使灯丝变压器B1的初级线圈T1获得不同的输入电压,继而在灯丝变压器的次级线圈T2上获得相应的变化电压,以调整X射线管XG灯丝电流的毫安值,灯丝亮度可调。
跨接在T1两端由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LED、限流电阻R4串接的电压指示电路,可根据发光二极管LED的亮度指示本X射线装置的加压情况及灯丝电压的大小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永旭;焦建辉,未经焦永旭;焦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22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