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工扑火工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02701.0 | 申请日: | 1991-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4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08 |
发明(设计)人: | 姜绍满;陈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绍满 |
主分类号: | A62C8/04 | 分类号: | A62C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20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工 扑火 工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森林火灾的扑火工具,特别是山林火灾时的手工扑火工具装置。
火灾是森林大敌。应用高效扑火工具是保护森林免受或不受火灾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1988年北京农展馆举办《国际森林防火设备及技术交流展览》会上展出项目颇多,其中有加拿大产品“手工扇型扑火具”较适合我国情的应用,它由2m长柄,两块夹板和扇叶薄铁皮组成的,柄与夹板呈T型结构连接,扇叶由等宽(偏条形)不等长的若干条分叶的扇型扑火工具。这一扑火工具虽优于当时国际手工扑火工具,其主要问题:(1)由于构造为扇型,特别是靠拢夹板三分一部分的叶片是一片挨一片,以致扑火时无形中对林火起着助燃作用;(2)不能解决暗火和夜间走路照明问题;(3)柄长不便携带。
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减少扑火工具着地风力,提高扑火效果。有中国专利申请892211334森林灭火钢刷,是做到减少扑火钢刷着地风力问题,但扑火效果仍然不太理想,尤其碰到暗火,余火很难以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手工扑火工具装置,它能有效地提高扑火效果,解决了暗火、余火以及来回路程照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手工扑火工具装置,由扑火柄、夹板和扑火条构成。夹板又分上下两块,上夹板呈T型结构,上夹中央设计一套座,以与柄螺纹连接,下夹板为一角钢板,它的两侧面开设若干个圆孔,孔径4-6mm;扑火柄由螺套塞管、木螺钉、螺套塞、螺栓挡头,长套管组成,并在螺套塞管上端设计有照明装置;扑火条由18-26条(每条长为200-2000mm,径粗3-6mm钢丝绳或橡胶条组成,扑火条分别装在角钢两侧的圆孔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下夹板为角钢装置,两侧同时装上扑火条和爬子条,为此即具有扑火功能,又可作爬子以清除火场余火或暗火的作用,况且柄把部又有照明装置,解决扑火人员夜间往返路程照明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 892211334森林灭火钢刷(对比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爬子)
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扑火具)
图1:1刷架、11横杆、12铁盖板、14架杆、
15蝶形螺丝、2刷毛、21焊点、3刷柄。
图2(照明装置图3图上未标出)、图3
1、扑火条,2、下夹板,3、上夹板、4螺栓总成、5、螺套座,6、长套管,7、螺栓接头,8、螺套塞、9、木螺钉,10、螺套塞管,11、木手柄,12、弹簧,13、铜片,14、导线,15、电池,16、螺垫,17、面盖子 18、电珠(聚光)
参照附图2、3,实施例的下夹板3为角钢,上夹板2铁板,上、下夹板分别开设孔洞,孔径4mm,扑火条1为钢丝绳由9条,每条加工成倒U型,这样即成两条扑火条1,每条钢丝绳的端部分别穿过下夹板两侧面上的毗邻的两个孔,使之形成18条,其长度80mm,角钢10另一侧面,由于主要是起爬的作用,所以扑火条(爬子条)只要10mm左右长,其他的加工与上述相同上、下夹板用螺丝轴向固定。柄由螺套塞管10和长管套6金属材料制成,木手柄11为硬木质加工成。在它的上端侧面开槽,装上照明设备,它由弹簧12、钢片13,导线14,干电池15,螺垫16,盖子17和电珠组成,木手柄11与螺套塞管10活动连接、螺套塞管10与长套管6螺接,长套管6与螺套座一螺栓总成连接成手工扑灭工具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绍满,未经姜绍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2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