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材层压胶合板无效
申请号: | 91202826.2 | 申请日: | 199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6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9-18 |
发明(设计)人: | 叶良明;姜志宏;叶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32B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13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材 层压 胶合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质人造板,特别适合于在交通、建筑等行业上应用。
新近开发的竹材层压板,内部篾片单向排列,纵向强度高,横向强度低,不宜宽幅面使用,影响使用广度和使用效果。
CN87213705专利公布了一种竹集成板,用压刨平直的竹片按纵横或斜向交错紧密排列胶压而成,虽解决了横向强度低的问题,能宽幅面使用,但该板的制作需用大径竹为原料,竹材利用率低,制作时强调竹片平直、排列紧密,工艺较复杂,设备投资较大,产品易出现分层脱胶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横向强度高,可宽幅面使用,竹材利用率高,甚至可利用小径杂竹、竹梢及枝丫的,不易分层和脱胶的、工艺简单、设备投资省的新颖的竹材层压胶合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全板可分为面层、芯层、底层,相邻两层的篾片顺竹纤维方向垂直排列,同一层内部的篾片顺竹纤维方向错位叠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完善:本板的芯层数应为奇数,选用的竹黄篾片的厚度为1-1.7mm,宽度为5-20mm。
附图为本竹材层压胶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下:面层(1)和底层(3)用厚度为1-1.7mm,宽度为5-20mm的竹黄篾片作原料,芯层(2)也可以用与面层(1)、底层(3)相同规格的竹黄篾片作原料,即为全篾片型的。另一种是用小径杂竹或梢头、枝丫经过压片和理化处理后作原料的,称为篾片--杂竹--篾片型的。这两种类型的板的芯层可以是一层的,也可以是成奇数的多层,相应地有三合板、五合板、七合板……。面层、芯层、底层各层的厚薄,可以按其内部黄篾片叠合的多少来定。
制作全篾片型竹材层压胶合板的工艺流程是:竹--截断--劈篾--干燥--浸胶--干燥--组坯--热压--裁边。
实际操作时先将竹截成所需长度分片后放到劈篾机劈成厚1-1.7mm,宽5-20mm的篾,选取竹黄篾片自然干燥后捆成小捆,放在内有水溶性酚醛树脂胶(原胶固含量≥50%,容重为 1.15g/cm3)的浸胶池中常温浸泡1-3分钟,出池后薄摊在送料车搁层上送入定型干燥室,在9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烘烤40-60分钟,取出后在型框中组坯,使同一层内的竹黄篾片顺竹纤维方向错位叠合(即不严格要求篾片上下整齐叠合,略斜或在两片的缝中叠上篾片均可),相邻两层的黄篾片相垂直,然后送入总吨位不低于1250吨的热压机,采用冷进冷出工艺,工作温度在130-150℃的条件下,每毫米成品板厚热压0.8-1.1分钟,再按所需尺寸裁边即为成品。
制作篾片--杂竹--篾片型的,其面层和底层的黄篾片操作步骤同上,其芯层小径杂竹(包括梢头和枝丫)的工艺流程是:小径杂竹--压片--理化处理--辗压展束--清洗干燥--浸胶--干燥--组坯--热压--裁边。操作时将小径杂竹用辊筒压片机压成竹片,再放进蒸煮池内,在硷水(PH=11-12)中煮沸1-2小时,再在辊筒辗压机中辗压展束,用水清洗硷液后干燥。
下面的步骤与全篾片型制作法相同地进行浸胶、干燥、组坯和裁边等工序即成。
需阐明的是本文所述篾片与CN87213705专利所述的竹片是有区别的,篾片由劈篾机或手工劈成,而竹片是刨削而成,前者的厚度和宽度通常均比后者小。故用篾片比用竹片省竹材。
本竹材层压胶合板横向强度高,可宽幅面使用,竹材利用率高,可充分利用小径杂竹和竹梢、枝丫,成品不易分层脱胶,工艺简单,设备投资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林学院,未经浙江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28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十二属相发光安全指示伞
- 下一篇:三腔二囊气管用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