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三轮摩托车差速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1203480.7 | 申请日: | 199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5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 |
主分类号: | B62M23/00 | 分类号: | B62M23/00 |
代理公司: | 新疆石河子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德生 |
地址: | 832011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三轮 摩托车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三轮摩托车差速机构。
目前的小型三轮摩托车在解决转弯两后轮的差速问题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圆锥齿轮式差速器,此种差速器结构复杂,对于小型三轮摩托车较难实现,而且采用此种差速器后,车后轮中任一轮陷入泥坑或遇到较大阻力时,另一轮都会出现打滑空转的现象;另一种是采用单轮驱动,如一些小型后三轮、侧三轮以及脚踏三轮车都采用这种方法,其不足是行进中会产生扭矩力而浪费功耗,同时,驱动轮陷入泥坑或打滑,就会难以行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实现两后轮同时驱动,又能解决转弯时两后轮差速问题的适用于三轮摩托车、尤其是小型三轮摩托车、同时也适用于脚踏三轮车的差速机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传动链轮、后轮轴,其特征在于后轮轴两端与后轮连接处各有一组内啮合棘轮,该棘轮的棘爪与棘爪内圈固定在后轮轴上,棘齿圈与后轮毂连成一体。
为能适应侧三轮摩托车两后轮受力不均的情况,所说的后轮轴可以是多节的,节与节之间用万向节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解决了三轮磨托车锥齿轮差速器在遇阻时单轮打滑、尤其是小型三轮摩托车及脚踏三轮车单轮驱动产生扭矩力的问题,并且提高了机械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侧三轮摩托车上应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传动链轮(8)、后轮轴(9),在后轮轴两端的车轮轮毂(1)内侧各有一组内啮合棘轮,棘轮由棘齿圈(2)、棘齿(4)、棘爪(5)和棘爪内圈(6)组成,棘齿圈(2)上有外螺纹,可旋在轮毂(1)上,棘爪内圈(6)用键销(7)固定在后轮轴(9)上,棘轮两边用盖板(3)封闭。
参照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侧三轮摩托车的一个实施例,两组棘轮(11)分别安装在后轮(12)的轮毂内侧,轮轴(9)为三节,连接处为十字万向结(10),传动链轮(8)位于主车架一侧。直线行进时,两组棘轮均正常工作,带动两轮同时转动;如向左转弯,左轮转动慢,右轮转动快,因此只有左边棘轮起作用,右边棘轮处于空转状态;向右转弯时则正好与向左转弯相反,只有右边棘轮起作用,左边棘轮处于空转状态;如果行进中两后轮中一轮陷入泥坑或打滑,另一轮仍能正常驱动,脱出困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未经刘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3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