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差式补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04178.1 | 申请日: | 199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0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25 |
发明(设计)人: | 练元华;倪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2D5/28 | 分类号: | F22D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差式补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种热源的蒸箱和常规消毒箱用的自动补水装置。
在已有技术中,各类蒸箱或消毒箱多数采用浮球阀式补水装置,有的甚至无补水装置。浮球阀式补水装置只能设置在蒸箱的外部。它既影响蒸箱的整体美观,又增加了所占的空间。最主要的问题是浮球阀长期浸泡在水中,由于腐蚀和结垢等原因,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常常会因浮球阀阀门动作的偏差,造成清水的大量外溢或补水失灵。其次,由于补水箱与蒸发器连通,水位等高,蒸发器内贮水量较多,能耗较大,蒸箱的热效率偏低。从节能角度来说,这种补水装置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此外,浮球阀式补水箱必须与自来水管道进行硬联接,借助自来水的压力和浮球的浮力来完成启、闭动作。这样就限制了蒸箱的适应性,不能用于无自来水水源的地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任何热源的蒸箱或消毒箱的补水装置。它克服了浮球阀式补水装置的不足之处,有助于提高蒸箱或消毒箱的热效率,从而达到节能、节水的目的。而且,结构及加工简单,操作方便、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它的自动补水功能是由密封式补水箱体及由变径管、小球和阀门组成的控制机构而实现的。它可以设置在蒸箱或消毒箱的箱体内部,即设置在蒸屉与蒸发器之间的空间内,减少了箱体外部所占的空间。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2为该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本补水装置由补水箱体(1)、进水孔盖(2)、变径管及小球(4)和阀门(7)组成。变径管由扩张管(3)、直管(5)、收缩管(6)组成,扩张管(3)和收缩管(6)的小端直径应小于小球(4)的直径。在制作变径管时须先将小球(4)置于直管(5)内。补水箱体(1)、孔盖(2)、变径管等可采用金属材料或耐高温的塑料焊制而成。小球(4)为可浮于水面的金属空心球或轻而耐温材质的实心球。
图2中(8)为蒸箱的蒸发器,(9)为蒸箱的箱体,(10)为该补水装置,(11)为加热装置。
使用蒸箱时,应先将补水装置的阀门(7)关闭,打开进水孔盖(2),将补水箱体和变径管灌满水后,拧紧进水孔盖(2),使补水箱内部与外界密封。小球(4)通常处于直管(5)的上部。
将补水装置(10)放入蒸箱的适当位置。蒸箱的蒸发器(8)中盛一定量的水,使补水装置的阀门(7)的出口浸没在蒸发器(8)的水面内,然后打开阀门(7)。根据连通器原理,当蒸发器内水位下降时,即可起到一般情况下的补水功能。当蒸箱内的压力发生变化的时候(如打开箱门),由于箱内压力突降,在补水装置和箱内压差的作用下,将小球(4)推至收缩管(6)的小口处,起到限制水大量流出的作用。当关闭箱门继续加热时,箱内压力回升,蒸箱内压力逐渐与补水箱内的压力达到平衡,小球又逐渐回到原位。扩张管(3)可起到防止小球进入补水箱体(1)内的作用。
目前,本实用新型已用于容量为90升的小型蒸箱中,经初步测试,蒸箱的热效率超过70%,比用普通补水装置的蒸箱效率提高20%左右。此外,在同样热负荷和容量的前提下,一般蒸箱每小时耗水约3Kg,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加入1Kg水,可连续蒸2小时以上不用加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41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