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向剪切立禾式麦稻割晒机无效
申请号: | 91205364.X | 申请日: | 199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60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2-05 |
发明(设计)人: | 唐兴元;周士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玉田县科技信息服务处 |
主分类号: | A01D69/06 | 分类号: | A01D69/06;A01D34/02 |
代理公司: | 唐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瑞志 |
地址: | 06410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切 立禾式麦稻 割晒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向剪切立禾式麦稻割晒机,属于农机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目前,农村用来收割麦稻的农机具较多,如中国专利85204775U公开了一种通用简化星轮扶禾器立式收割机,其结构是装有柔性摆动式分禾器、上下输禾带切割器同轴传动,上下输禾带从动轮同轴,切割器和摆动式分禾器均用滑槽、滑块机构传动,“Ⅲ”形角钢焊接整体平面式机架,利用收割机升降通过单调位轮张驰传动三角带离合动力。其缺点是,它的行走必需依靠拖拉机的行走而前进,体积大,转弯半径大,动力损失多,由于它是横向收割,收割下的麦稻放在左侧或右侧,因此,只限于在平作的麦稻田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不需拖拉机悬挂,结构简单,体积小,转弯半径小,灵活,机前割禾,机后放禾即可以收割平作的麦稻,也适应在套种玉米等农作物的麦稻田作业的一种斜向剪切立禾式麦稻割晒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机架、扶禾器、输禾带、切割器和传动机构组成,机架上装有发动机作为收割和行走的动力,发动机后侧的机架下面装有一个主动轮,其左侧下面装有一个从动轮,发动机前端机架下面装有一个导向轮,发动机动力输出轮与动力离合器交联,动力离合器分别与行走传动轮和依次通过锥形齿轮、三角带、双动锥形齿轮、传动杆、输禾带同轴锥形齿轮与输禾带交联。其目的在于将切割下的麦稻立禾式从斜向的上位输送到斜向的下角,双动锥形齿轮通过推拉杆与动刀片连接,用来剪切麦稻,切割器呈斜向与麦稻行呈30-50度角,切割器左端机架底板上装有弧形导禾板,上下两输禾带之间装有制导弹性钢条,其作用是将切割下的麦稻从斜向切割器的上位直接输送到斜向切割器的下角后,在弧形导禾板、制导弹性钢条的制导下放置该机后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带动主动轮行走和切割机构工作时,麦稻经扶禾器后进入静刀片与动刀片之间,这时动刀片在推拉杆的作用下,开始作剪切运动,剪切后的麦稻被平爪导禾轮送入导禾刮板中,在弹性钢条的限制下,麦稻经导禾刮板立式输送到弧形导禾板,由于输禾带上面钉有导禾刮板和转动时的离心作用,剪切下的麦稻在弧形导禾板和制导弹性钢条的制导下横放或略斜一点放置于该机后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具有不需拖拉机悬挂,融切割器、行走机构为一体,整体性强,结构简单,体积小,转弯灵活,平套作两用,配以4-6马力柴油机即可工作,适应平原、丘陵、山区的麦稻割晒。
附图的图面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机架(1)、发动机(2)、主动轮(3)、行走传动轮(4)、锥形齿轮(5)、动力离合器(6)、从动轮(7)、双动锥形齿轮(8)、推拉杆(9)、输禾带(10)、导禾刮板(11)、传动杆(12)、导向轮(13)、输禾带同轴锥形齿轮(14)、扶禾器(15)、平爪导禾板(16)、静刀片(17)、动刀片(18)、弹性钢条(19)、弧形导禾板(20)、制导弹性钢条(21)。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斜向剪切立禾式麦稻割晒机是由机架、发动机、动力离合器、切割器等机构组成。机架(1)下面装有主动轮(3)、从动轮(7)和导向轮(13),机架(1)上面装有发动机(2),动力离合器装在发动机(2)左侧的机架(1)的上面,行走传动轮(4)与主动轮(3)和从动轮(7)在同一轴上,轴与机架(1)连接,发动机(2)的动力一部分传给行走机构,另一部分动力通过与动力离合器(6)交联的双动锥形齿轮(8)传给推拉杆(9),用来推拉装在滑槽里的动刀片(18)切割麦稻,同时双动锥形齿轮(8)驱动两端带有锥形齿轮的传动杆(12),使输禾带同轴锥形齿轮(14)带动同轴上的钉有等距离导禾刮板(11)的输禾带(10)作逆时针旋转,扶禾器(15)下面装有平爪导禾轮(16)和弹性钢条(19),扶禾器(15)的下端与机架(1)的底板相连,弧形导禾板(20)的下端固定在机架(1)的底板上,制导弹性钢条(21)的一端绕在该机斜向下角的机架(1)上,与弧形导禾板(20)成相对位置,静刀片(17)固定在机架(1)的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玉田县科技信息服务处,未经唐山市玉田县科技信息服务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5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