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机动轮毂无效
申请号: | 91205882.X | 申请日: | 199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8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胡英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英良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卫平,杜德成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机动 轮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直联式轮毂,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机动轮毂。
现有技术中的机动车辆用发动机,需要经过一套传动系统与驱动轮联接,其结构复杂,机械效率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多功能机动轮毂,它能有效地简化传动系统的结构,提高机械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发动机(1)装设在轮毂(7)的侧边,转轴(9)与输入轴(2)直接联接,输入轴(2)上装有行星拨叉(8)和摆线轮(3),输出轴(5)上装有摩擦圈(6),摆线轮(3)和摩擦圈(6)的外缘套有针齿轮毂壳(4)。输出轴(5)通过行星拨叉(8)与轮毂(7)啮合,从而形成变速传动过程。
本实用新型由于输入轴与输出轴同在轮毂内,并且采用了摆线轮、行星拨叉和摩擦圈,它集减速、变速、离合、制动、起动和传动为一体,其结构简单紧凑;同时,由于采用了发动机与输入轴直联配合方式,减少了传动损失,提高了机械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重量轻、调节灵活和传动可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1给出。
图1中:1、发动机、2、输入轴、3、摆线轮,4、针齿轮毂壳,5、输出轴,6、摩擦圈,7、轮毂,8、行星拨叉,9、转轴。
减速调节时,摩擦圈(6)使输出轴(5)定位,输入轴(2)转动一周,由于摆线轮(3)的作用,使针齿轮毂壳(4)转动一个齿,进而使轮毂(7)产生低于发动机(1)转速的减速运转,即形成轮毂(7)的正常转速。
变速调节时,调节行星拨叉(8),输出轴(5)与轮毂(7)同时反向差动,在原减速比条件下形成变速差动,轮毂(7)的转速降低,形成低于正常转速的变速运转。
离合调节时,摩擦圈(6)处于中间位置,或者处于使轮毂(7)制动的位置状态,发动机(1)驱动输入轴(2),由于摆线轮(3)的作用,输入轴(2)带动输出轴(5)转动,轮毂(7)处于静止状态。当摩擦圈(6)对输出轴(5)制动时,发动机(1)驱动输入轴(2),由于输入轴(2)和摆线轮(3)的作用,使轮毂(7)转动,最终形成离合调节。
制动调节时,行星拨叉(8)使输出轴(5)与轮毂(7)分离,摩擦圈(6)使轮毂(7)制动。
起动调节时,输出轴(5)转动,由于摆线轮(3)的作用,使发动机(1)的转轴(9)作增速转动,从而完成起动过程。
在传动运转过程中,由于发动机(1)的转轴(9)与输入轴(2)为直联机构,当转轴(9)运转时,通过输入轴(2)即可完成传动过程。同时,由于摆线轮(3)、针齿轮毂壳(4)、输出轴(5)、摩擦圈(6)和行星拨叉(8)的作用,使轮毂(7)完成相应的减速、变速、离合、制动、起动等动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英良,未经胡英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58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定隔距挡水板
- 下一篇:全自动快速编码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