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态连续棱形袋式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91206227.4 | 申请日: | 199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6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治基;张洪明;赵伟中;王贤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冶金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轻工业机械专利代理处 | 代理人: | 王凯音 |
地址: | 31000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态 连续 棱形袋式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袋式除尘器,可用于带粉尘的浊气净化。
目前已有的三态袋式除尘器有以下的不足之处:1.过滤段空间所拥有的过滤面积较小,也就是它的过滤密度较低,一般只在11.3米2/米3以下,因而除尘器的体积偏大;2.除尘器的高度偏高,一般在七米以上,因此制造安装所耗费的钢材量大;3.节能效果还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节能效果好、过滤密度大、高度小的三态连续棱形袋式除尘器,使它的体积小、高度低、所耗费的电能进一步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器与已有的三态袋式除尘器相比较,有以下的改进:1.把每一除尘单元内的过滤段分成并列的两段,分别安装在两个室内,並且两室共用一个净、浊气风道,该风道设置在这两个室的中间;2.在浊气进入通道上安装了一排能使浊气中的粉尘得到粗分离的挡板;3.滤袋截面形状由圆形或扁圆形改为连续棱形。
三态连续棱形袋式除尘器采用箱形结构,整个除尘器带有4~12个除尘单元,每个单元内的过滤段被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並且分别安装在两个室内;两个室之间留有共用的浊气或净气的风道。用于待净化的浊气、净化后的气体或清灰用的反吹风之分散或集中。
过滤室内有袋截面呈连续棱形的滤袋,它们在一块花板上安装,袋内空间与该室上部的净气空间连通、袋外空间与该室底部的灰斗空间连通。灰斗底部有出灰阀和清灰装置。
位于两过滤室中间的风道可以分隔成四个分道,即反吹风道、净气道、出口道、浊气道。净气道与过滤室顶部空间连通,且它与反吹风道、出口道之间的交界处分别安装了反吹风阀、净气阀。在反吹风道、出口道所在的箱壁上分别装有反吹风的进风管、净气的出口管。浊气道位于风道的最底层,它与过滤室底部空间连通,其箱壁上装有浊气的进入管,並且沿浊气进入的方向安装了挡板,该挡板起到对浊气所含之粉尘进行粗分离和将浊气导入风道两侧两个过滤室的作用。
反吹风阀和净气阀可由电动推杆操纵,该两阀始终保持一个开启而另一个关闭的状态。
由进入管来的浊气在与挡板碰撞时其内的部分粉尘失去动能落入灰斗,並且浊气被导入两侧的过滤室底部空间,然后浊气在过滤室内上升,所含之粉尘被阻在滤袋外侧、净气则通过滤布纤维间的微孔进入袋内空间且上升到过滤室顶部的净气空间。在此除尘过程中反吹风阀应处于关闭位置而净气阀处于开启状态,使净气可通过净气阀由净气道进入出口道,然后从出口管排放大气。滤袋外侧的粉尘则落入灰斗,经灰斗底部出灰阀和清灰装置排出器外。
随着除尘过程的不断延续,滤袋外侧粉尘层将逐渐增厚,气流阻力升到一定程度时除尘过程应被清灰过程所取代。这时必须启动电动推杆使反吹风阀打开、净气阀关闭,从反吹风进风管驱入的带正压头的气流经反吹风道、净气道到达过滤室顶部空间,然后进入滤袋使滤袋扩胀,粘附在袋外壁的粉尘在由内向外的带正压气流冲击下落入灰斗。滤袋粉尘被清除,清灰过程即结束,此时重新启动电动推杆使反吹风阀关闭、净气阀打开,除尘过程又重新开始。
本实用新型除尘器之优点是:1.在浊气通道上安装了挡板之后减少了浊气的含尘量,从而减缓了滤袋微孔堵塞的速度、减少清灰次数,因而它的节能效果比目前已有的三态除尘器更好;2、滤袋截面形状改为连续棱形之后,过滤段单位空间所拥有的过滤面积增大,它与目前的脉冲型、机械回转型、逆流反吹型、双层滤袋除尘器等相比较,过滤密度提高了28~90%;3.由于过滤段被分成两部分,且净、浊气风道从过滤室的顶部移至两个过滤室之中间,因而除尘器高度可由原来的七米降至五米,其结果不仅减少了制造、安装所需的钢材量,而且为室内安装创造了条件。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三态连续棱形袋式除尘器作进一步的叙述。附图内容有:图1和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除尘器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图3是滤袋的正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图5是挡板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冶金设计院,未经浙江省冶金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62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