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压井作业井口油管悬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06252.5 | 申请日: | 199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4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0-07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世贤 |
主分类号: | E21B19/02 | 分类号: | E21B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552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压井 作业 井口 油管 悬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井进行不压井作业时,在井口设备中悬挂油管的装置。目前,采油井口使用的油管悬挂装置是由油管悬挂器和密封圈构成的,油管悬挂器外部由上下两部分锥体构成,在下锥体表面上具有O形密封圈槽和软金属密封环,中心为一通孔,两端具有油管母扣,油管悬挂器悬挂油管柱并座在井口四通锥座中,由四通法兰盘中的顶丝顶压在上锥体的锥面上进行固定。使用这种油管悬挂器,当进行检泵等修井作业上起油管柱时,需要将它提出井口。此时,井内若有压力,就需要使用动力设备,向井内泵入一定数量的压井液体压井,然后才能进行正常操作。这样,不仅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还要延长作业时间,有的油井在压井以后往往造成地层损害,投产以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生产。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采用不压井的作业方法,使其能在井内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起下油管柱。目前现场进行不压井作业时,需要在井口上加装全封和半封两用封井器、防喷短管、自封封井器等附属设备。这些装置使井口的高度,增加1.0-1.5米之多,修井工人不得不在高架平台上进行操作,既不安全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为进行不压井作业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地解决不压井起下管柱的问题,从而达到减少操作程序防止地层损害,防止井喷事故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一种由密封圈和油管悬挂接头组成的不压井油管悬挂装置,油管悬挂接头两端具有油管扣,其特殊之处是:(1).油管悬挂接头安装在胶皮芯子和压盖内,油管悬挂接头和压盖之间有O形密封圈密封,油管悬挂接头外部由台阶构成;(2).胶皮芯子安装在外壳内,由压盖压住;(3).外壳外部为一锥体,其锥度与井口四通锥座的锥度相同,在锥体上具有O形密封圈槽和软金属密封环,其内部的下端为一台阶;(4).压盖的中心为一具有台阶的通孔,其外部上端为一锥体,锥度与井口法兰上顶丝端部的锥度相适应;(5).O形密封圈和软金属密封环安装在外壳表面的密封槽内。
2.一种由密封圈和油管悬挂接头组成的不压井油管悬挂装置,油管悬挂接头两端具有油管扣,其特殊之处是:(1).油管悬挂接头安装在座箍内,它们之间安装有O形密封圈;(2).油管悬挂接头外部具有密封槽和台阶;(3).座箍外部由两部分锥体构成,其上部锥体的锥度与井口顶丝前端的锥度相适应,下部锥体的锥度与井口四通内锥座相适应,在下部锥体上具有O形密封圈槽,座箍内具有台阶。
在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压盖通过丝扣与外壳联接成一体,压盖和外壳上具有直径6--25毫米的孔,油管悬挂接头外部和压盖相配合的台阶为圆锥面。
在上述第二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油管悬挂接头,其外部的上台阶与座箍内部的台阶为相同锥度的锥面,座箍的下端面为一锥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进行不压井作业时,第一种方案勿需增加任何其它设备;第二种方案只需配合一个自封井器,即可在井内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起下油管柱的作业。可以减少作业程序,节约压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作到安全生产。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第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不压井油管悬挂装置在井口和井内管柱的安装示意图。
图4 为第二种技术方案所述的不压井油管悬挂装置在井口和井内管柱的安装示意图。
实施例:
1.当井下管柱所联接的所有部件(如抽油泵,油管活门,进油接头等)其外径小于95毫米时,采用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种油管悬挂装置。将油管悬挂装置的胶皮芯子3(用耐油橡胶制成)安装在外壳2和压盖1内,将O形密封圈4安装在外壳2和压盖1之间,外壳2和压盖1通过丝扣连接在一起,用橇棍插入外壳2和压盖1上的孔7内,将丝扣上紧,套装在底堵24以上的尾管23上,通过起吊设备(图中未画出)将尾管23吊入井筒,将外壳2安放在井口四通锥座17内,用顶丝16固定。然后依次将进油接头22、油管短节21、油管活门20、抽油泵19和油管18通过丝扣联接下入井筒内。最后将装好O形密封圈8的油管悬挂接头6的下端联接在油管18上,用提升短节15将油管悬挂接头6安放在压盖1内,然后装采油树,下抽油杆25及活塞26完井投产。胶皮芯子3的内孔将油管悬挂接头6的外部紧紧抱住,起到密封作用。井口四通锥座17与外壳2之间依靠O形密封圈和软金属环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世贤,未经周世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62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