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扇换向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1206846.9 | 申请日: | 199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8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23 |
发明(设计)人: | 廖澋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澋政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培硕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扇 换向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扇换向开关,特别是一种无导电元件外露的安全吊扇开关。
现有一般吊扇换向开关的壳体的结合如图6、7所示,由于一般开关壳体的固定槽,大都以冲压制造而成,在冲制时,必然会在固定槽边产生毛边8,由于此毛边8在组装后被隐藏在开关箱内部,不易为消费者所见,一般都不会增加工序来消除类似的毛边8,以致常常造成开关体结合时,会出现上盖与底座的嵌接不顺,不易贴合的情况,即如图6所示,而为求得锁装使用安全,于是便可能会相对的增加装置的时间,更可能使塑胶制的开关体9容易会被毛边8刮伤,另外,开关体9与固定槽间的结合,主要由较薄的嵌合块91作为嵌接的依托,当有毛边8的阻碍时,一用力极易使嵌设的嵌合块91断裂,就整体结合设计而言,实用待改进。
一般上盖与底座结合时都是以金属制的螺钉或铆钉固定,由于金属的导电特性,使其在应用于与电有关的产品上时,则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如果锁装的螺钉与内装的导电片等的距离过近时,即有可能产生耐压不够的现象,事实上按欧洲各国所订的安全规格中明确规定在开关体9上不准有金属物外露,如有金属物外露时,则必需以绝缘物予以绝缘,方能符合安全标准,而以现有常用的开关体9的结合设计,就安全性与结固性而言,是极有待改善的。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吊扇开关体在使用上有待改进的诸多缺点,针对使用安全性及结合的方便性,因而提出一种具有完全新颖结构及安全的吊扇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易卡合而又不会有金属锁装构件裸露于开关体外的安全开关体,通过以钩体的钩固结合,使其达到组装简单,结合稳定,且使用安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借助于简易卡固的结合,使组装成本降低,更因为罩片的盖合整齐,可掩蔽整个结合交接面,达到开关体的外观美化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是:由一底座、上盖、保护片、转动盘和拨动座所组成的吊扇开关体,其中底座内分设有数片具有分割固定导槽的插点导电片,通过拨动拨动座上的拨动杆,转动盘内偏心圆杆带动转座以选择不同的电路,而于底座两侧各有一固定孔,用以与上盖所设的定位柱相配合,在结合时对正插合。在上盖两侧分设有倒L状嵌片;而其特征在于,在上盖的外周侧上设有数个末端具有倒钩状的钩体,钩体内侧面设有可供保护片嵌合的卡槽,而于底座外侧相对位置上则有突伸的卡块,供钩体勾固,此外,在上盖顶面开口两侧于所设的L形嵌片底面处设有槽孔,以供嵌接时,开关箱壳体所设的固定槽的毛边容置其中,防止刮伤开关体表面。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吊扇换向开关,该换向开关由底座、上盖、保护片、转动盘和拨动座所组成,该底座中设有导电片,可通过拨动座的拨动杆拨动而使转动盘内偏心圆杆带动转座作不同电路的选择,其中底座两侧各有一固定孔,而上盖顶面开口的两侧则有倒L状嵌片,其特征在于:上盖的外周侧上设有数个末端呈倒钩状的钩体,钩体内侧面设有可供保护片嵌合的卡槽,而于底座外侧相对位置上则有突伸的卡块,供钩体勾固,在上顶面开口两侧所设L形嵌片的底面处设有槽,嵌接时开关箱壳体上的固定槽的毛边被容置在槽中;
开关箱壳体上供开关体嵌接的固定槽呈凸字形状;
导电片的端头设成分割的数个片状小端头片,且于每一端头片末端均设有插置卡合的小V形凹槽。
这种开关组装方便,安全性好,结合也稳固。
为使能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吊扇换向开关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吊扇换向开关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吊扇换向开关的槽与开关箱壳体毛边配合平面图;
图3是所述开关的开关体与罩片及开关箱壳体组装分解图;
图4是所述开关组合外观图;
图5是所述开关的钩体结合的侧视图;
图6是现有开关箱壳体毛边与开关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现有开关箱壳体与开关体的组合外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澋政,未经廖澋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68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