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床电机功率因数补偿器无效
申请号: | 91207569.4 | 申请日: | 199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90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树生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床 电机 功率因数 补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机械加工设备的电机无功功率补偿的装置,尤其是能对机床电机进行就地无功功率补偿,又能代替36V安全灯变压器,减少用电网络中的单相电感量的机床电机功率因数补偿器。
目前,公知的机床电机功率因数补偿是由两种方法实现的。第一种方法是将电容器集中地装在工厂的变电室内,用计算机调正工厂的总功率因数,此种方法属集中补偿,缺点是只补偿了从变电所到发电厂间的无功功率,从变电所到用电网络最末端的无功功率确没有得到补偿。第二种方法是对超过15千瓦以上的机床电机实行分散就地补偿,该种补偿是用可控硅调压方法实现的,由于这种装置的另部件多复杂,而造价高,不便于大面积推广使用,只适用于较少量的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床电机功率因数补偿器,它不仅能分散就地的对各种机床电机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并代替了机床36V安全灯变压器为机床安全灯提供电源,减少了用电网络中单相电感量,提高了电能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绝缘外壳中,电容器、继电器、电阻电连接。电容器(4)与继电器(12)并联,然后电容器(4)通过继电器(12)的常开触点与36V灯泡(10)串联后接地。在36V灯泡上并联继电器(11)和灯头开关(13)。并联继电器(11)的目的是:当36V灯泡断路时,灯泡电源会出现超过36V的电压,当这电压达到交流50V时,并联的继电器(11)动作,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并联灯头开头(13)的目的是:当机床工作不用灯时,将开关闭合,灯泡(10)被短路,使机床电机功率因数补偿器继续起着补偿作用。
在电容器(4)上并联继电器(12)的目的是:因为电容器(4)的容量较大,在启动时其过渡过程一方面对电源的冲击较大,另一方面与电容器(4)串联的36V灯泡(10)必然会烧坏,为了解决这二个问题,将继电器(12)与电容器(4)并联,具体做法是:继电器(12)的三个常闭触点Z11、Z12、Z13分别与电容电 (2)、(3)、(4)串联后通过电阻接地,这样连接后,当补偿器得电瞬间电容器(2)、(3)、(4)的过渡过程充电回路分别为电源→电容器→继电器常闭触点→电阻→地。由于电容器(4)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串联在电容器(4)两端的继电器(12)不能马上动作,当电容器(4)两极间电压上升到185V时,即过渡过程基本结束时,继电器(12)吸合,切断通过继电器(12)常闭触点的充电回路,同时,在没有并联继电器的电容器(2)、(3)上的电流转为通过继电器(12)的两个常开触点Z14、Z15入地,而并联继电器(12)的电容器(4)的电流则通过36V灯(10)入地。这样就克服了电容器过渡过程对电源及灯泡的冲击,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可以在对机床电机进行无功功率补偿的同时又提供了36V安全电压,减少了网络中单相电感量。而且结构简单,造低廉价,便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外型图。
图3是图2俯视图的剖视图。
在图3中:(1)补偿器外壳,(2)、(3)、(4)电容器,(5)、(6)、(7)电阻,(8)印刷电路板,(9)补偿器外壳盖,(10)机床36V灯泡,(11)继电器,(12)继电器,(13)机床36V灯开关,(14)、(15)、(16)、(17)、(18)、(19)、(20)、(21)为接线柱。
在图中,电容器(2)、(3)、(4)分别与继电器(12)的常闭触点Z11、Z12、Z13和电阻(5)、(6)、(7)相串联组成充电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树生,未经王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75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驱动磁化器
- 下一篇:可换洗、更换内档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