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舰船堵漏器无效
申请号: | 91207902.9 | 申请日: | 199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5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24 |
发明(设计)人: | 许良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良才 |
主分类号: | B63B43/16 | 分类号: | B63B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舰船 堵漏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舰船堵漏器具。
目前,我军用舰船及民用船舶使用的堵漏器具,均为圆锥木塞、木板等以内体塞柱的方法堵漏,但由于漏水部位钢板往往内陷,凸凹不平,堵漏时既费时,又不彻底,特别是大型舰船,在进水部位深,压力大的情况下更难以堵塞。在以往的战事和江海运输中,由于中弹、触礁、碰撞等致舱内进水,无法及时堵塞而造成舰船沉没的现象已屡有发生,给我军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
本实用新型为改进现有堵漏器具,堵漏不彻底,安全系数低的实际,以适应我国海防建设和江海运输事业的需要,保证舰船航行安全而设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伞型结构,平时收缩似伞,用时自进水部位伸出洞口,象撑开睛雨伞一种,撑开堵漏器,便可堵住洞口。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堵漏器张开时的示意图。
图2为堵漏器的仰视图。
图3为堵漏器伞片的形状图。
使用本堵漏器时,操作者一手握住伞柄(10),一手推活动伞毂(6)向前,当活动伞毂滑到伞闩(7)时;压迫其斜面,使其缩进槽孔,压缩弹簧(8);活动伞毂(6)滑到伞闩(7)后,弹簧(8)伸张,伞闩(7)突出,顶住活动伞毂(6);此时,伞片(4)已全部张开,片与片间互为叠合,紧贴船体外,堵住洞口;支杆(2)拉紧伞片(4),顶住水压;当洞口堵住后,可卸下伞柄(10),将其中部的螺孔(9)与伞杆(3)下端的螺纹连接,横档在船体内,加固堵漏器。整个堵漏过程,在几十秒钟内便可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伞杆(3)上端装有固定伞毂(1),固定伞毂的圆周分布有与支杆(2)相应数量的销座,下部有一槽孔,内装伞闩(7)弹簧(8),下端用螺纹与伞柄(10)连接。伞柄(10)上端用螺孔与伞杆(3)连接,中部有一与上端螺孔相同直径的螺孔(9),伞柄可以折卸。活动伞毂(6)平时(收缩时)套在手柄段,用时(张开时)滑过伞闩(7)套在伞杆段,活动伞毂的圆周分布有与伞片(4)相应数量的销座,用以连接伞片。活动 伞毂的平面垫有橡皮圈(5),以防止渗水。伞片(4)为梯形状,A端有销座,B端有销孔,两边有叠角,叠角的厚度为伞片厚度的1/2,宽度一般在10毫米左右,伞片的数量以16片左右为宜,也可根据堵漏器规格的大小进行增减。支杆(2)的两端均有销孔,其中一端与固定伞毂(1)连接,另一端与伞片(4)连接,数量与伞片相同。固定伞毂(1)与伞杆(3)的连接为固定连接,固定伞毂(1)与支杆(2),支杆(2)与伞片(4),伞片(4)与活动伞毂(6)的连接均为活销连接,使其可在张合过程中活动。
舰船堵漏器是舰船在江海航行中的必备器具,本实用新型堵漏器可制成大小多种规格,以便根据漏水部位的洞口大小选择使用。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固定伞毂:直径40毫米,销座16个
伞杆长:170毫米
支杆长:210毫米,数量16根
活动伞毂:直径80毫米,销座16个
伞片:长135毫米,A端宽58.9加叠角每边10毫米,厚度10毫米,数量16片
张开直径为300毫米,适合于堵塞250毫米左右的洞口。
本实用新型与原有技术相比,改进了堵塞,顶柱等原始的堵漏方法,改善了堵漏条件,提高了安全系数,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堵漏快速彻底又结实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良才,未经许良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79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