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交流稳压器无效
申请号: | 91209215.7 | 申请日: | 199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40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2-05 |
发明(设计)人: | 史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广林 |
主分类号: | G05F1/20 | 分类号: | G05F1/2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33000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交流 稳压器 | ||
目前使用的伺服式交流稳压器,大部分用机械继电器控制电机正反向旋转,反应速度慢,工作时间长后,容易引起触点烧蚀,产生接触不良而造成控制失灵;另外,采用机械触点对电机限位,使用时间长后容易产生接触不良,很不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速度快,稳压精度高,可延时,整机工作可靠的全自动交流稳压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市电经自耦变压器B,在线圈N3上产生一交流电压,此电压经桥式整流电路D1-4整流,分别输入至基准电路和取样电路的输入端,在它们两的输出端分别产生一基准电压Ug和取样电压Uf,两电压输入至比较电路的集成块IC1正反向输入端进行电压比较,基准电压Ug还经电阻R4和电阻R5分压产生一基准电压Ug′,基准电压Ug′和取样电压Uf输入至比较电路的集成块IC2正反向输入端进行电压比较,产生的比较信号输入至伺服驱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通过伺服驱动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J1和继电器J2,控制电机M的旋转角度来调节变压B上的P点,达到稳压目的,特点是,继电器J1和继电器J2为固态继电器;集成块IC1和集成块JC2为LM339;用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对电机M限位,红外发射管工作电压由桥式整流电路D1-4提供,当市电电压太高或太低时,红外接收管接收红外发射管信号使继电器J1或继电器J2断开,达到限位目的;有一延时电路,基准电压Ug为集成块IC3提供直流工作电压并通过电阻对电容充电,集成块IC3的输出端翻转,继电器J3导通,使输出的交流电压有一延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1)输入电压范围宽:160-250
(2)输出电压精度高:220(110)±1%
(3)反应时间快:≤0.5秒
(4)整机工作可靠,能延时。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市电经自耦变压器B,在线圈N3上产生一交流电压,此电压经桥式整流电路D1-4整流,分别输入至基准电路1和取样电路2,基准电路1由三端稳压器WY、电阻R3、滤波电容C1和滤波电容C2组成,取样电路2由电阻R1、电阻R2和可调电阻RW串联而成,在基准电路1和取样电路2的输出端分别产生基准电压Ug和取样电压Uf,基准电压Ug还经电阻R4和电阻R5分压产生另一基准电压Ug′;比较电路3由集成块IC1和集成块IC2、电阻R4和电阻R5组成,基准电压Ug和取样电压Uf分别输入至比较电路3的集成块IC1正反向输入端进行电压比较,基准电压Ug′和取样电压Uf分别输入至比较电路3的集成块IC2正反向输入端进行电压比较,它们经比较后输入至伺服驱动控制电路4的输入端,伺服驱动控制电路4由三极管BG1、三极管BG2、固态继电器J1、固态继电器J2、电阻R6、电阻R7、电阻R10、电阻R11组成,当正偏时,三极管BG1或三极管BG2截止,固态继电器J1或固态继电器J2无输出,当反偏时,三极管BG1或BG2饱和导通,使固态继电器J1或固态继电器J2导通,控制伺服电机M旋转一个角度来调节变压器B上的P点,使取样电压Uf与基准电压Ug平衡,达到自动稳压目的;采用红外发射管D8和红外接收管D5或红外接收管D6对电机M旋转限位,红外发射管D8工作电压由桥式整流电路D1-4提供,当市电电压太高或太低时,红外发射管D8对准红外接收管D5或红外接收管D6,它把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转为电信号,使三极管BG1或三极管BG2截止,固态继电器J1或固态继电器J2无输出,从而达到限位目的;有一延时电路5,它由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容C3、二极管D7、集成块IC3和继电器J3组成,基准电压Ug为集成块IC3提供直流工作电压并通过电阻R13对电容C3充电,当达到集成块IC3的翻转值时,集成块IC3输出一负电压信号,继电器J3导通,使输出的交流电有一延时;压敏电阻RV对自耦变压器B起过压保护作用,线圈N2上的交流电压加在电机M上。
电路的具体参数为:桥式整流电路D1-4为4×1N4003;基准电路1:三端稳压器WY为7806,电阻R3为10Ω,电容C1、C2分别为100uF/25V、1000uF/16V;取样电路2:电阻R1、R2、RW分别为560Ω,470Ω和330Ω;比较电路3:电阻R4、R5分别为120Ω、330Ω,集成块IC1、IC2都为1/4LM339;伺服驱动控制电路4:三极管BG1、BG2都为3CD,电阻R6、R7都为470Ω,电阻R8、R9、R10、R11都为10Ω,固态继电器J1、J2都为SP1110-2;延时电路5:集成块IC3为1/4LM339,电阻R13、R14都为330Ω,电阻R13为3.3MΩ,二极管D7为1N4001,电容C3为47uF/16V,继电器J3为SP1110-2;电敏电阻RV为470V,自耦变压器B用φ1.5mm高强度漆包线绕制在外经为178mm,内经100mm,高75mm的铁心上,线圈N3为16匝,线圈N2为18匝,线圈N1为8匝,线圈N4为290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广林,未经史广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9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种子包衣剂
- 下一篇:空压式锚碇施工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