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机控制移相器式轴角编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09551.2 | 申请日: | 1991-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80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民;何彭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电子工业部石家庄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7/30 | 分类号: | G01B7/30;G01C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05008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控制 移相器 式轴角 编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天线伺服控制中的一种微机控制移相器式轴角编码装置。
在天线伺服控制中,实现天线轴角编码的方法较多,如电感移相式模拟和数字电路组成轴角编码器,这种装置电路复杂,需用元器件量大、成本高,并且调试困难,体积大,可靠性差,特别是在卫星通信船站中,天线伺服装置要对天线的方位角、俯仰角、船的航向角等进行多路跟踪和同时检测,现有的天线轴角编码装置以上存在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线路简单、性能可靠的微机控制移相器式轴角编码装置,并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调试简便、测角精度高,测角分辨率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完成的:它由移相器精绕组1、移相器精绕组2、滤波放大器3、鉴零器4、5、6、分频器7、开关电路8、9、门电路10、11、粗计数器12、精计数器16、振荡器14、计数控制器13、微机接口15、17、18、微型计算机19组成,其中计数控制器13由与非门20、21、23,触发器24、25构成,鉴零器4、6出端分别与与非门20、21入端连接,与非门20、21出端分别与触发器24、25入端1连接,微机接口18出端与触发器24、25另两入端2连接,触发器24、25各出端3与与非门23入端连接,与非门23出端与微机接口17入端、各门电路10、11的入端1并接。
微机接口17由反相器26,与非门27构成,计数控制器13出端分别与反相器26、与非门27入端1连接,反相器26出端3与与非门27入端2连接,与非门27出端3与反相器26入端2连接,反相器26出端4与微型计算机19入端连接。
微机接口15三态门集成块28、29、30构成,粗计数器12出端与三态门集成块28入端1连接,精计数器16出端分别与三态门集成块29、30入端1连接,三态门集成块28、29、30的各入端2由控制总线与微型计算机19出端连接、各出端3由数据总线与微型计算机19入端连接。
微机接口18由触发器31、32,与非门33构成,鉴零器5出端分别与触发器31、32入端1连接,触发器31、32各出端2分别与与非门33入端3、4连接,微型计算机19出端分别与与非门33入端1、2连接,与非门33出端5分别与计数控制器13,粗计数器12,精计数器16入端连接。
同时,振荡器14出端分别与分频器7、门电路10、11入端2连接,分频器7经滤波放大器3分别与移相器粗绕组1,移相器精绕组2,鉴零器5入端连接,移相器粗绕组1出端经鉴零器4与开关电路8连接,移相器精绕组2经鉴零器6与开关电路9连接,鉴零器5出端并分别与开关电路8、9入端连接,开关电路8、9各出端分别与门电路10、11入端3连接,门电路10出端4与粗计数器12入端连接,门电路11出端4与精计数器16入端连接,构成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能同时完成对天线多路测角编码,特别在卫星地面站或船站通信中能对天线的方位角、俯仰角及船的航向角等同时进行编码检测,并且检测精度高、测角分辨率高,性能可靠,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控制,因此大大的简化了线路,减少元器件量,工作可靠性高,并本实用新型调试简便,成本低廉,便于维扩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计数控制器13的电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机接口17的电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机接口15的电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微机接口18的电原理图。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由移相器粗绕组1、移相器精绕组2、滤波放大器3、鉴零器4、5、6、分频器7、开关电路8、9、门电路10、11、粗计数器12、精计数器16、振荡器14、计数控制器13、微机接口15、17、18、微型计算机19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电子工业部石家庄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机械电子工业部石家庄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9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视机光控自控低电压保护器
- 下一篇:多用持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