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轮胎试验机的双转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09765.5 | 申请日: | 199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5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22 |
发明(设计)人: | 许兆林;齐劲峰;田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电子工业部洛阳拖拉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英超 |
地址: | 471039***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轮胎 试验 双转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转鼓装置是用于轮胎(尤其是农业轮胎等低速大转距轮胎)成品寿命试验机的一种新型试验装置。
目前,对轿车轮胎、载重汽车轮胎等高速小扭矩的轮胎已有专用的单转鼓试验机进行成品寿命试验。这种试验设备主要向被试轮胎施加径向负荷。但是,目前国内外尚未研制出适用于低速、大扭矩轮胎(如农业轮胎、工程机械轮胎等)的成品试验机。与汽车等轮胎的试验要求不同,低速大扭矩轮胎在进行试验时,除了要求试验装置向被试轮胎施加径向负荷外,还要求向其施加切向负荷(周向负荷)。
对被试轮胎施加径向负荷已有众能周知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则为解决施加切向负荷这一技术难题。机械地相联的双转鼓与被试轮胎相压紧,不但向其施加了径向负荷,同时具有使被试轮胎产生滑转、滑移的功能,因而也施加了切向负荷。
图1为主视图;
图2为附视图;
图1及图2所示的实例,可以解释其工作原理:两个转鼓(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1和2,其上分别固结一个联结轮3和4,联结带5使联结轮3及4无滑动地连在一起旋转(也可以使用其它机械传动形式达到这一目的。此时联结带5可以是一机械传动机构,如传动箱)。被试轮胎6在一定的径向负荷下压紧在双转鼓上面带动1及2旋转(也可以是转鼓1或转鼓2带动被试轮胎6旋转)。显然,由于连接带5上各点的线速度相等,当连接轮3及4直径不相等时,其角速度必不相等。如图1、图2所示的实例,轮4之直径比轮3的直径小,故其角速度比轮3的角速度大。于是,当两个转鼓1及2直径相等时,其圆周速度就不相等。如图1图2所示,转鼓2的圆周速度比转鼓1的圆周速度大,而被试轮胎6的圆周速度必介于两者之间。因为只有这样,对被试轮胎6而言,在接触区A,B两处才能出现与其圆周速度相同及相反的一对相对的滑动速度以及摩擦力,从而造成双转鼓机构的力学平衡。正是这种在接触区A、B处的相对滑动引起摩擦力对被试轮胎施加了切向负荷。除应恰当地选择相对滑动速度外,为增加转鼓与橡胶的摩擦力,还应将转鼓的金属表面作特殊的设计,如制出槽形花纹等,其边缘应锐利,槽宽应在1至4mm之间。
实例中的转鼓1及2的直径相等,但也可以设计为不相等的。总之,设转鼓1及2的直径之比为i1,连接轮3及4之比为i2,则根据金属转鼓的经验推算,i1与i2之比值应为1:1.01-1:1.7之间的某一值。由于连接轮3及4之间的传动机构是无滑动的,此值也是两转鼓圆周速度之比值。
双转鼓1及2对称地固定在构架7上,该构架7的中心线8可绕轴9旋转。这种结构保证了当被试轮胎6的轴心10初步对准构架7的中心线8之后能自动地使轴心10稳定地保持在中心线8上,从而使径向负荷G均匀地由两个转鼓承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电子工业部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未经机械电子工业部洛阳拖拉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97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