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继箱、巢箱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91209986.0 | 申请日: | 199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9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29 |
发明(设计)人: | 叶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达华 |
主分类号: | A01K51/00 | 分类号: | A01K5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新颖 |
地址: | 317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蜂用具——继箱、巢箱的连接器。
目前,蜂农在转地起运蜂群时,需用竹条将继箱、巢箱钉在一起。每次转运都要封钉,蜂箱几经拆钉,很容易损坏,且拆钉工作效率很低。另外,继、巢箱之间有隔王板,一般的锁或箱扣因不能调节锁距而不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只需一次安装,即可反复使用,连接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继、巢箱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由上、下壳体、弹簧、连接栓、弹簧片、旋钮、控制轴、挡块、压片等组成,该连接栓前端的一边有锯齿结构,另一边呈突起状,中间开有一道竖槽,可以通过控制轴和挡块,竖槽以后的栓体呈“∏”形,这种形状可使连接栓在壳体内不易晃动,并可在栓体下埋设一弹簧与上壳体相连。连接栓套在上壳体内,其尾端向上折起或在两边加宽呈“T”字形,可以卡在上壳体上起连接固定作用。上壳体表面或两侧开有一个与连接栓移动相配的通道。下壳体内固定着一块特制的弹簧片,它的一端翘起呈级差叉齿结构,与连接栓上的锯齿配合,起类似齿条和掣子的作用,并具有微级调节功能。下壳体上有一旋钮、控制轴,控制轴穿过下壳体和弹簧片,转动旋钮,通过控制轴上固定着的长方形挡块和压片对连接栓和弹簧片起作用,当压片将弹簧片压下,叉齿与锯齿脱离,该连接器就被打开。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特制的连接栓和弹簧片微级控制结构,连接可靠,调节间隙小,使继、巢箱体不易晃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适用具有不同厚度隔王板的蜂箱。本连接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安装,可长期使用。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簧片脱扣瞬间局部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栓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簧片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轴、挡块、压片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当旋钮(11)处在“开”的位置时,挡块(12)与竖槽(14)同方向,可随控制轴(6)穿过竖槽上下移动。将连接栓(2)尾端的折起(13)下压,连接栓(2)的前端从上壳体(1)进入下壳体(3),连接栓前端的竖槽(14)套在控制轴(6)外,弹簧片(5)上翘起的叉齿(8)抵在连接栓的锯齿(9)上起连接锁定作用,连接栓尾端的折起(13)卡在上壳体上起连接固定作用。此时挡块(12)处在连接栓(2)上突起的后面,将旋钮(11)转到“关”的位置,即通过控制轴(6)将挡块(12)横在连接栓(2)突起的后面,可以防止运输途中剧震或意外压下旋钮、压片,起保险作用。若要打开连接器,只需将旋钮(11)转到“开”处,使挡块(12)平行在竖槽(14)上,并揿下旋钮(11),控制轴(6),使挡块(12)进入竖槽(14)中,同时轴上的压片(7)将弹簧片(5)压下,叉齿(8)与锯齿(9)脱离,栓体即被弹簧(4)拉回上壳体(1)。下壳体下端有一挽片(10),可作为搬运蜂箱的提手。
如果本装置中连接栓尾端呈“T”字形,与其相配的上壳体通道则在上壳体的两侧,连接时栓体尾端卡在上壳体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达华,未经叶达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09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