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味器无效
申请号: | 91210501.1 | 申请日: | 199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1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25 |
发明(设计)人: | 关进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进香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玉良 |
地址: | 11003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味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道防味器。
目前,虽然下水道防味器或者防味地漏较多,但实施后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有一种下水道防味器是利用一段塑料薄膜作为污水引流管,在引流管的外圈为花苞形的塑料收缩器。因此,当引流管内有污水时,污水通过引流管使收缩器花苞胀开,使污水流入下水道。当污水流尽使引流管内失去水的膨胀压力时,收缩器又收缩成花苞形,使引流管收缩闭合,从而起到防止下水道异味逆返的作用。但是,由于引流管和收缩器都是塑料件,使用时,不仅薄膜引流管易漏易破而失去防异味的作用,而且塑料收缩器的易老化缺陷,也常常使收缩器不能收缩而失去防逆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逆效果好,并且耐用的下水道防味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防味器是由漏斗、横杆、球面塞和配重环构成,其中横杆铰接于漏斗的侧下部位,横杆的前部为球面塞,横杆的后部为配重环,而球面塞则对应着漏斗漏水口。这样,在防味器无水或者有少许水的情况下,由于配重环的设计重量大于球面塞,就会使球面塞自动堵塞漏水口,以防止下水道中的异味逆返上来。而当漏斗中的污水较多时,其静压力加球面塞所产生的自重超出配重力时,便使塞口压开放出污水。
下面依据附图来叙述实施例。
图1是防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在地漏上的防味器示意图。
图3是应用在下水道上的防味器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防味器的漏斗1可以采用普通的漏斗,但以异型漏斗最佳,本漏斗1选型的是偏心式漏斗,即漏斗的上部为盘状,下部为一筒形漏口,并漏口轴心线偏于盘状轴心。在漏斗1的外部,即盘状的侧下部位连接着一对铰轴耳2,该铰轴耳2通过铰轴3铰接着横杆4。为使横杆4翻转自如以及提高铰轴3的耐磨性,还可在铰轴3上设有轴套5、垫圈6和(或)润滑油杯7,油杯7可与横杆4注成一体并位于铰轴3的上面。为防止污物混入润滑油内,油杯7上盖有杯盖8。在横杆4的前部设有球面塞9,球面塞9位于漏斗1的漏水口下面,而横杆4的后部则设有配重环10。由于球面塞的自闭是采用杠杆原理构成的,因此配重环同样可采用配重锤,或者采用在横杆的后部与漏斗盘状的下部设有压力弹簧或弹簧片、或者在防护筒上的相应部位与横杆后部设有拉簧来取代配重环。如上所述的组成及结构,便形成了本防味器。
如图2所示:再将本防味器的漏斗盘状外圈固定一螺纹套11,及在漏斗1的上面覆盖水箅子12便构成了防止异味逆返的地漏。
如图3所示:将防味器的漏斗1上面通过上盖13和螺母14联接一波纹管15,以及在防味器漏斗的外圈再设有防护筒16便构成了另一种下水道防味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由于污水中的杂质及碎块易于从球面塞上滚落,所以不易堵塞,自闭效果好。它不仅具有耐用及易于换件的特点,同时,除味器既可本身单独使用,又可由它构成多种民用或工业用的防逆味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进香,未经关进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0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