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棱台型预留孔的成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10784.7 | 申请日: | 199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80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大地;李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大地;李云生 |
主分类号: | E04C2/42 | 分类号: | E04C2/42 |
代理公司: | 本溪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台型 预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土建施工中设备基础预留孔的成孔装置。
目前,在土建施工设备基础的预留孔,一般采用由模板组装成一定几何形状的成孔装置,将制好的成孔装置放入指定的设备基础施工现场后,周围灌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取出成孔装置即留下相应形状的预留孔。在现有技术中,预留孔的成孔装置为一整体,其几何形状为矩型,园柱体和倒棱台(即棱台的上底面与预留孔的下底面相接),从结构来看,这种装置有以下缺点:1、拆除比较困难,特别是对大型设备的基础预留孔,深度在几米以上,拆除模板的方法是用火烧或将模板打碎,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使预留孔周围的混凝土松软,影响工程质量;2、由于上述几种形状的预留孔物理结构的限制,很难保证设备基础的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种成孔简易,节省原材料,提高工程质量的棱台型预留孔的成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棱台的每一个侧面由若干个梯形模板组成,且用包装材料密封紧固,如果是四棱台,每一个侧面可用3-6块梯形模板组成,如果是八棱以上的棱台每一个侧面由一块梯形模板组成。棱台的上底面与侧面构成的二面角为91-93度,模板可由铁皮或木材制成。棱台侧面的包装材料可由塑料模或纸构成。在棱台上下两底面之间每间隔300-600mm,设有与底相平行的格板,棱台的下底与预留孔底部相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棱台型预留孔的成孔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模板拆除方便,拆下的模板及上盖可反复多次使用,不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能增加二次混凝土强度,保证工程质量。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四棱台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棱台型预留孔的成孔装置是由侧面,上下底和格板所构成。如是四棱台,它的每一个侧面由3-6块梯形模板(2)构成,本实施例中选用了三块梯形模板,如图1所示中间模板与两边的模板间有一定间隙,且三块模板组成梯形;如是八棱以上棱台的侧面只用一块模板构成,梯形模板(2)可由铁皮或木材制成。上下底和格板(3)是与棱台相对应的多边形。格板(3)间的距离视工程需要,间隔可在300mm-600mm之间,然后用钉子(4)固定在模板(2)上。用梯形模板(2)制成的棱台,需将棱台的侧面用塑料膜或纸密封紧固,以防止混凝土粘结模板(3)。当成孔装置制好后,放入预留孔现场中,并使棱台的下底(5)放在预留孔的底部,这样可以增强设备基础的二次混凝土的强度。当棱台放置好后,四周用混凝土落浆,待中凝以后任何时间,将棱台的上底(1)和格板(3)取下,再抽取梯型模板,即可形成棱台型预留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大地;李云生,未经马大地;李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07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