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钢制磷酸反应槽无效
申请号: | 91210985.8 | 申请日: | 199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6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伯文;陈建山;孙建全;丁邦增;李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北方防腐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B01J19/02 | 分类号: | B01J19/02;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钢制 磷酸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搅拌浆的磷酸反应槽。
磷酸反应槽是采用料浆法生产磷铵的关键设备。目前,我国还普遍采用通用的磷酸反应槽,其结构是:壳体为钢筋混凝土,槽内里层衬有两层环氧玻璃布,再在内层衬两层透性石墨板。上述结构的反应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耗资大、施工期长、使用寿命短、维修不方便等问题。以年产3万吨磷铵的磷酸反应槽装置为例,设备投资大约为70万元。在使用过程中有的过早地出现了石墨板脱落、壳体裂纹等现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1、由于设备壳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搞防腐层前会造成底部防水措施不利。
2、由于玻璃钢衬里表面比较光滑,使其与胶泥的粘接强度比较低。
3、由于透性石墨板的孔隙率为12-20%,腐蚀介质将不可避免地渗透到防渗层处。
4、作为防渗层两层环氧玻璃布,起不到真正的防渗作用,另外,玻璃布不耐氟化物,所以当腐蚀性气体或液体渗透到壳体时,混凝土被腐蚀,这就是反应槽报废的主要原因。
5、玻璃布防渗层与混凝土粘接强度较低,设备还受到槽内搅拌过程中产生振动的影响,以致防腐层大面积脱落。另外施工质量也是衬里层能否大面积脱落的一个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腐性能好,耐磨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的钢制磷酸反应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反应槽及电动搅拌浆,其特征是反应槽的外层为一碳钢壳体,在碳钢壳体的内层设置有至少一层耐酸橡胶,在耐酸橡胶的内层再设一层耐酸瓷板,在反应槽的最里层再衬一或二层耐磨碳砖。在碳钢搅拌浆的外层设置有至少一层耐酸橡胶。上述的耐酸橡胶最好选用:硬橡胶-软橡胶或软橡胶-硬橡胶-软硬橡胶的叠层结构。上述的反应槽及搅拌浆的各层之间是采用有机粘结剂或树脂胶粘结在一起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1、旋工期短,经济效益显著。以年产3万吨反应槽为例,由原来的反应槽的施工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下降到施工期为4个月左右。
2、维修方便。原反应槽坏了无法维修,而本结构如果局部坏了,立即就可以修复使用。
3、使用寿命长。原设计的反应槽使用后至少半年维修一次,而本实用新型使用后大约1年停车检查一次。
4、防腐性能好,耐磨性能高。橡胶与金属的粘结强度比玻璃布与水泥粘结强度提高1倍以上。从防渗透性来说,衬胶层优于玻璃布,特别是软胶层能防止设备变形而造成防腐裂缝问题,玻璃布是无法相比的,而碳砖要比石墨板更具有耐氟化物腐蚀及耐磨性。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反应槽外层碳钢壳体1的厚度为10毫米,在碳钢壳体的内层固定有软橡胶2-硬橡胶3-软橡胶2的叠层橡胶,其厚度为6毫米;在叠层橡胶的内层再设一层15毫米的耐酸瓷板4;在反应槽的最里层再衬一层15毫米厚的碳板5,其中在反应槽的底部衬二层共30毫米厚。在反应槽内还均布有9台电动搅拌装置6,其中搅拌浆轴采用45#厚壁钢管制作,搅拌浆采用碳钢制作。在搅拌浆轴和搅拌浆的外表面同时也均设置有软橡胶2-硬橡胶3-软橡胶2的叠层橡胶,也同时起到防腐蚀、耐磨损的作用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上述各层之间均采用酚醛胶泥作为粘合剂进行粘贴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北方防腐设备厂,未经沈阳市北方防腐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09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健身移动玩具
- 下一篇:瓷釉直热式远红外辐射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