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方位振动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91211134.8 | 申请日: | 199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2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珏;王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珏;王海斌 |
主分类号: | G01H11/06 | 分类号: | G01H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3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方位 振动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方位振动传感器,属传感器领域。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传感器不断被开发利用,用于振动的传感器已出现了振动电容式传感器,中国专利89年8月2日公开的,申请号为88105108.X,申请人为赵习经,所采用的振动接收单元为电容式,弹簧片振子垂直固定在电容的一个极板上,振子顶端固定一重锤,该传感器主要用于左右振动,不能全方位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全方位振动、且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造价低、灵敏度高、工作可靠的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整体由屏蔽外壳、振动接收转换单元、振子、与振子顶端相连的配重及与屏蔽外壳相连的出线脚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振动接收转换单元为驻极话筒,刚性杆件1固定在话筒音膜4上,螺旋状振子3垂直固定在刚性杆件1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方位振动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方位振动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1、2也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中,其中:1钢性杆件,2配重,3平螺旋振子,4驻极话筒音膜,5驻极话筒,6屏蔽外壳,7出线脚。如图1所示,平螺旋振子3的中心固定在钢性杆件1的一端,其外部的终端加有配重2,钢性杆件1的另一端固定在驻极话筒5的音膜4上,且平螺旋振子3置于驻极话筒5和屏蔽外壳6的两个平面之间,并保持一定的距离,用以防护超振时防止对振子3的破坏,除出线脚7外,其余元件都严密地封装在金属屏蔽外壳6内,因此具有很强的抗声波和抗电磁波的干扰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在使用时,传感器固定在振动的物体上,不论物体产生哪个方向的振动,平螺旋振子3都能自由地在相应的方向上产生振动,并通过钢性杆件1传递到驻极话筒5的音膜4上,使音膜4产生相应的振动,用以改变驻极话筒5的内部阻抗,并从出线脚7引出相应的转换信号,达到振动检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平螺旋振子3,所以可达到全方位振动传感的目的。随着振子3几何尺寸选择的不同,可以做成各种振级的多种规格的全方位振动传感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也可以用螺旋管为振子做成全方位振动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采用平螺旋振子,且振子采用非常细的金属丝,所以灵敏度高,起振效果好,且能全方位振动。
2、体积小,制作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
3、适用于检测物体的各种振动,可广泛用于自动控制、防盗报警、地震检测、矿山预报压力周期观测等有振动条件的各个领域作全方位振动传感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珏;王海斌,未经王珏;王海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11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袋机
- 下一篇:纤维分离设备容器的机械料位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