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用手推收割器无效
申请号: | 91211868.7 | 申请日: | 199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5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11 |
发明(设计)人: | 卢善玉;寇顺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寇顺义;卢善玉 |
主分类号: | A01D34/67 | 分类号: | A01D34/67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张守琪 |
地址: | 25002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手 收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割器具;特别是涉及非机动收割器具。
目前我国农村的收割作业,基本上还是沿用几千年的传统方式,即以劳动强度高、收割效率低的镰刀收割为主。近年来虽有各种类型的收割机械面市,但均因功率大、价钱贵、季节性强而与我国目前的农村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在公告号为CN2076306V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中针对我国农村的现状,介绍了一种“稻麦豆类收割器”。这种收割器是在人力的推动下,依靠滑板向前推进,并利用前进时农作物的反力而使两个齿形圆盘刀转动收割,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不仅阻力大、功效不够理想,并且还因其用途单一而不得不有季节性的闲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既适合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又具有使用轻便、劳动强度低、功效高等优点,并可收割、运输两用的收割器。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设计一个带有车轮的手推收割器。利用车轮的转动驱动圆盘刀片,并使用圆盘刀片与固定刀片相互配合,对谷物进行两次切割,保证达到理想的收割效果。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是俯视图;图3是改装后的独轮推车;图4是轮轴的局部分解图。
以下是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所作的说明。图中的1是前端开有V形缺口的收割器机架,机架的后端是手柄2、手柄2与手柄套3是由螺栓联接的可调结构。机架的一侧是车轮4,车轮可以选用充气式或不充气的胶轮。车轮的内侧是与其同轴的主动大伞齿轮6,与大伞齿轮啮合的是小伞齿轮7。机架1的上面装有轴承座5,用以支承车轮主轴和小伞齿轮的被动轴。机架下面的轴颈上装有与小伞齿轮7同轴的齿形圆盘刀8。机架1的V形缺口下装有固定刀片9,机架的上面装有用以拨动收割作物的拨料架10。图3是改装后的独轮车示意图。其改装的方法是将收割器的机架1翻转180°,并且松开手柄套3的螺钉11,将手柄2翻转180°,再将备用的独轮车架12上的前支架13,如图4所示,用轴承16和螺钉17组装在轮轴上,两个后支架15插入机架1后面的两个圆孔中(机架1上的大、小伞齿轮6和8,可视改装使用的时间长短,决定拆卸或不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如下:在收割时,可扶持手柄2沿被收割作物向前推动。由于车轮4的转动,带动与其同轴的大伞齿轮6转动,并驱动与之啮合的被动小伞齿轮7,进而驱动与小伞齿轮同轴的齿形圆盘刀8转动,在大小伞齿轮的变速作用下,圆盘刀8以快速转动将V形缺口内的作物切割断;同时,固装在机架前端V形缺口下面一侧的固定刀片9,也配合圆盘刀片8对作物进行切割,从而达到彻底切割之目的。在收割过程中,机架上的拨料架10随时拨动被切割的作物,使其倒向一侧。收割季节过后,可按上述的改装方法改装成为图3所示的农闲季节独轮推车。
本实用新型利用人力驱动,结构简单,使用轻便,造价低,不受动力条件制约,无论是农忙或农闲季节都有实用价值,避免了因其长期闲置而锈蚀的后患,因而特别适用于我国现时农村经济体制下收割小麦、水稻、各类豆类等农作物的需要。如推车速度60米/分,一个劳力每日可收割10亩,比镰刀收割省时、省力,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寇顺义;卢善玉,未经寇顺义;卢善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18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可调钢轨弹性扣件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筐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