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汽油机水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11879.2 | 申请日: | 199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9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夏天祥;贾永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轻便摩托车厂 |
主分类号: | F01P3/02 | 分类号: | F01P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汽油机 水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机水冷装置,特别是一种不需要动力推动,只靠其本身的热循环推动的新型摩托车汽油机水冷装置,适用于摩托车汽油机冷却使用,也可作为其它形式汽油机汽缸的冷却使用。
现有的摩托车汽油机大部分采用自然风冷却,由于通常新汽油机的火塞在缸体内高速运动,产生的热量很大,只靠自然风冷却已不能使缸体快速降温,以至常常发生涨缸、停机现象。
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在新汽油机开始使用时,规定必须有一段很长时间的磨合期,在这期间内汽油机必须低速转动,不能正常发挥其设计性能,这样就造成很大的浪费。在大排量汽油机冷却方面,有的采用的是用泵送液体的方法进行冷却,这种方法直接消耗汽油机的功率,降低了汽油机的使用性能,在小排量汽油机上很难推广。另外我们通过检索专利文献得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能通过改进冷却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汽油机水冷装置,它能有效快速地使汽油机降温,提高汽油机的使用性能,从而取消了汽油机初期使用的磨合期,杜绝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汽油机缸体的周围是一个有壳体围成的能装有水的水套,里面加满水,在壳体表面有一个进水孔和一个出水孔,通过进、出水孔分别有两根铜管和另外一个水箱相连。当汽油机工作时,随着缸体温度的升高,水套里的水的温度也相应提高。根据水的热循环及热传递原理,水套里面的水通过进、出水孔及铜管和水箱就形成一个回路,使水在这一个回路里流动。从而就可以很快地使缸体散出热量、起到降温作用。
本实用新型因为和缸体可以直接连在一起铸造成型,所以结构简单,同时由于它不需要动力推动,不会损耗功能,只通过其本身热循环运动,所以很容易实现控制。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套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示意图。图中(1)为进水孔,(2)为壳体,(3)为缸体,(4)为工艺孔,(5)为出水孔,(6)为水套内腔,(7)为水箱,(8)为铜管,(9)为排水管,(10)为排气管,(11)加水口。在缸体(3)的周围包有水套壳体(2),在缸体(3)和壳体(2)之间形成一个水套内腔(6),在水套内腔(6)内装满有水。在壳体(2)的外表面上分别开有进水孔(1),出水孔(5)和三个工艺孔(4),它们都分别与水套内腔(6)相通。在水套内腔(6)内加满水时,工艺孔(4)将被用螺丝堵住,以防止漏水。进水孔(1)和出水孔(5)分别用两根铜管(8)和一个水箱(7)相连,一根铜管是上水管,一根铜管是下水管。当汽油机工作时,根据水的热循环及热传递原理,使水在水套内腔(6)、铜管(8)及水箱(7)内流动,这样就使缸体很快地散出热量,起到了降温作用。根据试验证明缸体(3)的直径即汽油机火塞的直径与本装置水套的长度比最好在1:3~5之间,与本装置水套的宽度比最好在1:2.5~4.5之间以确保缸体(3)快速地散出热量。壳体(2)的厚度为4-8毫米为宜。
实 施 例
本实用新型即本装置水套的外形尺寸为150×125×85毫米,缸体(3)直径即汽油机火塞直径为40毫米,缸体(3)的直径与本装置水套的长度为1:3.75,与本装置水套的宽度比为1:3.25,壳体(2)的厚度为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轻便摩托车厂,未经济南市轻便摩托车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1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式大水面渔塘增氧装置
- 下一篇:魔子球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