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痰盂倾倒器无效
申请号: | 91213151.9 | 申请日: | 199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6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01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芳;王跃东;韩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国芳;王跃东;韩良飞 |
主分类号: | A61G9/00 | 分类号: | A61G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痰盂 倾倒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宾馆(饭店、招待所)、企事业单位、医院、家庭等倒痰盂用卫生器具(用品),即痰盂倾倒器。
迄今为止,宾馆(饭店、招待所)、企事业单位、医院、家庭等倒痰盂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即人手直接抓住痰盂上边沿将痰盂中污物倒掉。显然,其不足之处是不够卫生。因为痰盂所盛常为人们所吐的痰及大小便等污物,是病毒和细菌集中的地方,痰盂边缘常有这些污物,即使套上手套抓痰盂的边沿倾倒,人手及手臂等处也难免会碰到污物。除此之外,由于倾倒时人头(眼、口、鼻等)离痰盂污物较近,人看了污物,会产生厌恶、呕心之感,不小心细菌、病毒等也容易通过这些部位传染给倒痰盂人,长时间从事倒痰盂工作,倒痰盂人(一般为清洁工、服务员等)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必将受到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操作方便的痰盂倾倒器。它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等。
附图为痰盂倾倒器原理图。双点划线部分即为痰盂〔8〕。该痰盂倾倒器为框架式结构,包括夹圈〔1〕和框架部分,主要有夹圈〔1〕、侧下杆〔2〕、侧上杆〔3〕、夹杆〔4〕、上提杆〔5〕及二相互垂直的铰链〔6〕〔7〕构成。其中夹杆〔4〕和上提杆〔5〕为流线形状(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并套有塑料管;夹圈〔1〕内侧镶有橡胶;其它部分为金属材料,且表面涂上油漆,这样既美观,又防锈。
操作时,用手握住上提杆〔5〕和夹杆〔4〕,按图示箭头方向上下夹动夹杆〔4〕,一对夹圈〔1〕之开口即会大小变化:夹杆〔4〕向下张开时,一对夹圈〔1〕即张开,从而很方便地从痰盂口套入痰盂胫部;夹杆〔4〕向上闭合时,一对夹圈〔1〕之开口闭小,夹住痰盂。夹紧痰盂〔8〕之夹紧力也有夹杆〔4〕控制。这样就很方便地提走盛有污物的痰盂。
当痰盂被提至指定倾倒池后,让痰盂〔8〕底部靠于池边,利用铰链〔7〕将痰盂〔8〕按附图下部图示旋转箭头旋转,从而使得痰盂〔8〕中的污物倒入池中。也可利用该痰盂倾倒器,根据上述方法,反复清洗痰盂〔8〕。
痰盂倾倒器,主要另部件结构简单,制造极其容易,所用材料都是极普通的材料,可用角边料制造,制造成本低,设备要求不高,因此,该实用新型实施很容易。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痰盂倾倒器倾倒、清洗痰盂,既方便,又卫生,倒痰盂人的劳动强度也较原始方法小。
此外,由于手握部分为流线形结构,且均套有塑料管,因此手感很好,操作者不易疲劳。
由于夹圈〔1〕内侧镶有橡胶,因此不会碰伤痰盂,且不会发出响声。
更主要的是利用该痰盂倾倒器倾倒痰盂,倒痰盂人头部离痰盂中的污物较远,身心健康不再会受到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国芳;王跃东;韩良飞,未经蔡国芳;王跃东;韩良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31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