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日光灯节能启辉器无效
申请号: | 91213293.0 | 申请日: | 199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8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21 |
发明(设计)人: | 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峰 |
主分类号: | H05B41/16 | 分类号: | H05B41/16 |
代理公司: | 盐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倪晓峰 |
地址: | 2241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光灯 节能 启辉器 | ||
现有日光灯接入电路后,由于镇流器这个高感抗元件的影响,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是很低的,一般cosφ=0.5~0.6。低功率因数对供电系统和用电地点都不利,影响了发供电设备能力的充分发挥,并且降低了用电地点的电压。例如40瓦日光灯的工作电流为0.41安,电源电压220伏时,则输入电力为0.41×220=90.2伏安,但实际消耗的功率为48瓦(包括镇流器损耗8瓦在内),说明取自电网的电力,约有50%没有做功,这时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cosφ=48÷90.2=0.53。此外,现有日光灯的启动和工作是依靠跳泡式启辉器和电感式镇流器的有机联系来完成的。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式,日光灯很难在低压或低温条件下启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节能省电,又能使日光灯在低压、低温下正常工作的节能启辉装置。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由二极管D1、电容器C1和二极管D2、电容器C2组成二倍压整流电路。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容器C1上端及二极管D1的正极相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双控开关K的“1”端及二极管D3的正极相接,D3的负极与K的“2”端、电容器C1下端及电源“2”端相接,电容器C2上端与二极管D1负极、镇流器L的一端及电源“1”端相接,镇流器L的另一端与灯管一端相接;灯管另一端与C2下端及K的“0”点相接。当K打到“1”位时,220伏市电通过倍压整流电路整流后在C2两端所得到的直流高压U直经镇流器L加到灯管的两端。由于日光灯在启动前灯管内的气体尚未电离,灯管两极间电阻极大,因而U直就接近于二倍的电源电压峰值。例如电源电压为220伏,则U直≈2×220=622伏(式中“×220”为电源电压峰值)。如此高的电压就可以在灯丝不加热的情况下激励灯管内的氩气和水银分子电离,致使灯管导电发光。实验表明,只要加于灯管两端的电压达到450伏时灯管便可发光。所以,只要电源电压达到160伏,即U直≈2×160=453伏,灯管就可起燃导通。灯管一旦起燃,就可把K打到“2”位,使L和灯管与C2两端的直流电压断开,而接通220伏交流电源,于是灯管便转入正常工作状态。这时电容器C2跨接在交流电源两端,使总电流滞后于电源电压的相角差减小,从而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输入电力。二极管D3用以增加灯管的直流工作电流,使它在低压下转用交流时能满意地工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启辉器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节能省电:提高了电路的功率因数,当cosφ=1时,可节电47.9%(实测数据)。
2、低压(低温)启辉:即使照明电压低至160伏或气温低至-40℃时,灯管仍可启辉发光。
3、新管延寿:灯管不会因难以启辉而产生闪烁现象,其使用寿命可延长2~3倍。
4、废管复明:原换下的废旧灯管,即使灯丝已烧断,只要不漏气,一般均可重放光明。
在安装时,先把灯管两端的灯丝引线分别连接在一起,然后再接入电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照明电压低于160伏,不妨先将K打到“1”位,让灯管暂且使用整流后的直流电流工作,这时灯光虽然稍有闪动,但其亮度还是足够的;待电压较高后再将K打到“2”位,转用交流。熄灯时,只要再拉一下K使之置于“3”位,即可断开交流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峰,未经施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32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