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轮型垂直提升式表面曝气机无效
申请号: | 91213552.2 | 申请日: | 199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4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13 |
发明(设计)人: | 桂志成;谢士飞;陈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国池塘养鱼机械化技术推广联络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3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轮 垂直 提升 表面 曝气机 | ||
本实用新型属表面曝气机和增氧机类。
该技术的已有技术是靠机械减速装置传动的,只具备单一低速叶轮的表层曝气机和增氧机。这些机器的减速装置不仅造价较高、重量较大,且不直接参与曝气或增氧工作。这些机器的叶轮负压进气,或是靠叶轮吸入口产生的真空度,或是靠叶轮转动时叶片背面产生的真空度将空气吸入的,从而不应有地降低了叶轮的吸水、曝气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改进原有传动装置的同时,对包括叶轮在内的总体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双轮型垂直提升式表面曝气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由三只浮筒8通过各自的支承杆7用螺栓固装在支承座总成9的凸台上组成的双轮型垂直提升式表面曝气机,该机能飘浮于养殖水域的水面上,并通过浮筒与地面间的绳索固定,其特征在于原动机通过一对水泵联轴节11与叶轮轴12相连,叶轮轴12上部由支承座内的两只滚动轴承定位,下部以健连接泵轮4,并用专用螺母压紧,大叶轮1通过水润滑轴承6套在叶轮轴12中部,大叶轮1的锥台表面均布安装有若干片直叶片,其安放角为5°~20°之间,锥台底面上均匀交错地开有若干圈进气孔2,并以螺栓固装上一只导叶轮3,且泵轮4、导叶轮3、大叶轮1、导流管5均与原动机输出轴同心安装。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大叶轮1的锥台表面均布安装有几片直叶片,其安放角为11.5°,锥台底面上均匀交错地开有二排进气孔2。
本实用新型优点:
双轮型垂直提升式表面曝气机效率高,成本底,寿命长,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既可以用来进行表面曝气,又可用来在水产养殖中增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叶轮结构平面图。
图3是图2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叶轮结构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双轮型垂直提升表面曝气机由原动机、水力差速传动系统、射流引气系统、导流管5、大叶轮1及支承装置等几部分组成。水力传动系统中的泵轮4、导叶轮3和大叶轮1系同轴安装,其中大叶轮1是以水润滑轴承6空套在叶轮轴12,而导叶轮3则同心固装在大叶轮1的下平面上或直接由大叶轮1的叶片向中心部位延伸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原动机为电动机10,也可采用其他形式,诸如油马达、风轮等。本实用新型的支承装置可以为固装式和三岛浮装式。本实用新型的射流引气系统是借助于泵轮4后盖板与导叶轮3后盖板之间形成的圆环形间隙构成的,其间隙的总过流面积与大叶轮1最大直径处的面积比为 1/500 ~ 1/1000 。本实用新型的大叶轮1近似混流泵的半开式叶轮。其后盖板为倒圆台形、倒圆台锥角为110°~160°,圆台大端以圆弧形过渡与一环形裙边相连,裙边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10°;叶片数量按锥台上端面周长除以100~200毫米后取偶数,并均匀布置安装于圆锥台表面,叶片的安放角为6°~12°,与锥台切面间的夹角为90°~60°。本实用新型的泵轮4系采用高转速的离心式或混流式叶轮。
支承系统将原动机、传动轴及同轴安装的泵轮4、导叶轮3、导流管5和大叶轮1安装于工作现场,并使大叶轮1的最高平面与水面平行,且低于水平面0~40毫米。启动原动机后,泵轮4通过导流管5抽吸深层水并排入导叶轮3。此时,一方面大叶轮1在导叶轮3的带动下由停止,状态逐渐增速,并最终以一定的稳定差速旋转,再次提水并造成水跃;另一方面,泵轮4与导叶轮3的间隙处会形成水平射流进气,并进而在导叶轮3和大叶轮1内形成气液撞击、搅拌、溶解过程。大叶轮1的外突裙边有助于水跃时的水幕形成,从而强化水跃时的吸气、溶气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国池塘养鱼机械化技术推广联络中心,未经全国池塘养鱼机械化技术推广联络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3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