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打光轮无效
申请号: | 91213738.X | 申请日: | 199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8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孝文 |
主分类号: | B24D13/16 | 分类号: | B24D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光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设备或装置的表面进行快速除锈、打光处理的装置。
大型的、尤其是在露天条件下工作的设备或装置都要进行定期的除锈、防腐处理,通常的方法是:人工使用金属丝刷或砂布等工具进行手工处理,但这样效率很低,劳动强度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近已有电动砂磨机在市场上出售,该机利用电力代替人力,用砂布的平面对工作部分做振动磨削,降低了劳动强度,但对不规则的尤其是有凹陷部分的表面则难以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表面磨光装置,它能方便地安装在现有的电动或气动旋转工具、甚至手电钻上,快速、高效地完成对设备装置的表面进行除锈或打光处理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个园型的基座盘上有若干条放射状的安装槽,在槽内插入予先制作好的砂布条组或金属丝组组成的工作组件,根据需要还可装上绸布条组工作组件,将它们固定好后装到电动或气动的旋转工具上,在高速旋转的状态下利用其端部对需处理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垂直安装的砂布条组利用其端部而不是像常规那样利用平面对加工面进行处理,因此能够适应表面形状复杂的设备或装置、并能根据工作面的需要或工作组件的磨损程度、方便地更换工作组件,且工作组件可一直使用到基本磨损完,因此提高了原材料的使用率。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该装置包括一个基座(2)、定位板(1)以及由砂布组(3)、安装夹(5)、铆钉(4)组成的工作组件。其中砂布组(3)也可是金属丝组或绸布组。
砂布组(3)由8至20片裁切成一定尺寸的砂布片,其端部纵向分为3至4部分(纵向切口),在其根部用胶沾合后用铆钉(4)固定到安装夹(5)上。安装夹(5)可以用金属薄板制作,也可连同砂布组(3)一起注塑成型,这样就可以省去了铆钉(4)。金属丝组的制作方法类似上述方法,加工好的工作组件根据使用要求分别插进基座(2)的放射状安装槽(6)内,然后装上定位板(1),就可以安装到电动或气动旋转工具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孝文,未经朱孝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37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