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节电消声线圈无效
申请号: | 91213996.X | 申请日: | 199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1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素琴;张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素琴;张则平 |
主分类号: | H01H50/44 | 分类号: | H01H50/44;H01H47/08 |
代理公司: | 淮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静巧 |
地址: |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接触器 节电 消声 线圈 | ||
本实用新型属电器设备领域,是交流接触器的一种线圈。
交流接触器是现代工农业生产所涉及的电器设备中所必须的装置之一,用以转换电路、操纵电机、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但原有交流接触器存在着电耗高效率低、噪声大等问题,因而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指令研制新一代的交流接触器来替代这些老产品。故而,目前市场上出现几种消声节电运行的交流接触器。但这些交流接触器,或结构复杂或是附加装置多,造价高或操作使用频繁,因而它们中间至今没有一种交流接触器是比较理想的,能够被推广应用的。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仅对原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加以结构上的改进,便可实现较好的节电消声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拆除原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且利用原交流接触器线圈的绕线架,重新绕制两组不同线径的线圈,并构成A、B、C三个引出端,其中A端为第一组线圈(起动线圈)的始端、C端为第二组线圈(吸合线圈)的尾端、B端为第一组线圈的尾端和第二组线圈的始端连接在一起的共同端,且B端通过常开触头接电源零线,A端通过常闭触头也接电源零线、C端通过触电保安器接至火线。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绕线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电路中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中:1为绕线架、2为第一组线圈、3为第二组线圈、4为常闭触头、5为常开触头、6为触电保安器、7为负荷、8为电源零线、Ⅰ、Ⅱ、Ⅲ为三相。
可见,本实用新型除对原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的结构加以改进及变动相应的接线方式外,其它没有增加任何附加装置,简单易行。
本实用新型施例:
对型号为CT10-60A的交流接触器而言,第一组线圈的线径采用0.49mm,顺时针绕制800圈,抽去始端与尾端并在线圈外包裹聚脂薄膜,接着仍顺时针方向绕制线径为0.23mm,绕圈为2100圈的第二组线圈,也同样留有始端与尾端,将其始端与第一组线圈的尾端连接并抽出。外包聚脂薄膜,便可制得有三个引出端的线圈。对型号为CT10-100A的交流接触器而言,第一组线圈可采用线绕为0.51mm,绕制700圈。第二组线圈为0.23mm绕制2100圈,并以同样方式引出3个接线端即可。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的引出端的,按前述方式接入交流接触器,该交流接触器即可使用。
以本线圈装配的交流接触器经测试和实际使用与现有各种类型的交流接触器相比,除减少噪音外,还具有以下明显的优越性:(1)电耗明显降低,仅为原电耗的九分之一(原CT10-100A交流接触电耗为27W,同样型号的本实用新型仅为3W;(2)安全可靠:无论是人工操作或配以触电保安器都能安全投入运行,退出运行。绝不会如有些交流接触器当外电网电源突然停电,使交流接触器突然工作而产生事故的现象。(3)结构简单,造价低:如现已获得国家专利权的交流接触器(专利号882055089)就有四种装置合为一体组成,体积大、造价高;本实用新型无须增加任何装置,都有明显的消声效果。综上,该交流接触器是目前宜于推广应用的节电消声交流接触器,而本实用新型又是该接触器的关键所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素琴;张则平,未经张素琴;张则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39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铧式通孔减阻犁
- 下一篇:针织罗纹反向直下一次成型手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