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助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91214395.9 | 申请日: | 199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8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22 |
发明(设计)人: | 蒋学锋;孙玉峰;张克庆;石承藻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电动车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04 | 分类号: | B60L11/04;B62M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义新 |
地址: | 63002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一电助自行车,它是属于交通运输的道路运输工具。据查新了解,目前还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完全相同的专利文献报导。现在一般的电助自行车都是由人力自行车演变而来。电助自行车与人力自行车相比较,主要是在行驶时的用力点不同,即人力自行车靠人力行驶,车速较慢,且由于人骑车时不断的运动,不断改变动作,所以它对行驶的平稳性要求不高。而电助自行车在行驶时,除了上坡需要增加人力辅助外,在平路上基本都是靠电力驱动,人在长时间内仅用一个动作骑行,所以它对行驶的平稳性要求相对要高得多。但是目前一般的电助自行车就满足不了行驶上平稳性高的要求。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行驶的平稳性好、安全可靠、骑行时有舒适感的电助自行车。它与一般的电助自行车不同,有较大的明显的改进。即主要提供了二个减震装置分别安装在电助自行车的前、后轮支架上。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电助自行车相比,它具有结构新、性能好、骑行舒适等特点。
本电助自行车主要由前轮(1)、车把(8)、前叉(4)、车架(9)、鞍座(10)、衣架(15)、后轮(19)、电机(16)及电瓶(22)等构成。其主要结构和技术特征是:前轮支架上安装了一个前减震器,如图4a所示,即由上弹簧座(29)连接减震弹簧(31)与下弹簧座(32)的螺纹槽连接,前叉腿(34)与下弹簧座(32)用固定销(33)固定后再焊接,前叉肩(6)紧紧套在上弹簧座(29)上再焊接,护管(30)套在上弹簧座(29)、减震弹簧(31)、下弹簧座(32)、前叉腿(34)的一部份上,整个前减震器是紧密配合的。后轮支架上安装了一个后减震器(11),如图4b所示。其连接方式与前减震器基本相同,也是由上弹簧座(35)连接减震弹簧(37)与下弹簧座(38)的螺纹槽连接,后立叉管(39)的上端与下弹簧座(38)用固定销(41)固定后再焊接,后立叉管(39)的下端与后立叉管的接头(40)也是用固定销(41)固定,护管(36)套在上弹簧座(35)、减震弹簧(37)、下弹簧座(38)及后立叉管(39)的一部份上,以起到防尘及导向作用,整个后减震器也是紧密配合的。
一般的电助自行车所用的电机大都是串激直流电机,其重量为8.5公斤,最大功率为180W,因此爬坡性能差。而本实用新型所用电机为永磁直流电机,重量为4.4公斤,比前者轻,最大功率为280W。并且该电机是利用增强磁通的方法,在少许增加导体截面的情况下,可增加电机输出功率的50%,这样在中小功率输出时显著提高电机功率,节省了电能,在大功率及超负荷时,有大的功率富裕量,能提高电助自行车的持续爬坡能力,在不增加电机外壳直径及总厚度的情况下,使电机最大输出功率由200W增至280W左右。该永磁直流电机内装有无级调速器,电机直接装在后轮中心,固定于轮圈中心,使电机外壳与后轮车圈及五根Y型幅条构成一个整体。电机轴不转动,使后轮直接传动,提高了爬坡性能和电动的整体性能,后轮作为电助自行车的前进动力。在启动时无冲击大电流,对电机本身与电瓶无疑是有极大的好处,可以延长其寿命。
本电助自行车的车圈是用铝合金整体成型的,它是由五根Y型骨架代替了一般电助自行车的车圈的幅条,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缩短了总装时间。该车的车架下装配有寿命长、重量轻、容量大的锌铁蓄电池一电瓶,使整车重量由原来的42~46公斤降到28~32公斤。一次充电由原来行驶的50~60公里提高到160~200公里。该车的车把内装有无级调速器的开关,可以随时开关,调整行驶速度,安全可靠。另外,该车的鞍座内装有充电器,充电简单,随意方便。
本实用新型电助自行车的车身总常1.55米,高1米,造型新颖、美观大方,而且产品的质量上乘,使用性能好。
附图说明及实施例:
图1:电助自行车整体总装示意图。
其中:(1)前轮、(2)前车圈(铝合金整体成型)、(3)前叉口、(4)前叉、(5)前减震器、(6)前叉肩、(7)前管、(8)车把、(9)车架(10)鞍座、(11)后减震器、(12)鞍管、(13)鞍管夹、(14)衣架连接架、(15)衣架、(16)电机、(17)后车圈(铝合金整体成型)、(18)后叉口、(19)后轮、(20)平叉、(21)平叉连接块、(22)电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电动车工业公司,未经重庆市电动车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43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式水位表密封压紧装置
- 下一篇:木工电锯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