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一次性使用的手电筒无效
申请号: | 91214440.8 | 申请日: | 199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1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清;黄力红;陈肖燕;杜培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清;黄力红;陈肖燕;杜培庆 |
主分类号: | F21L7/00 | 分类号: | F21L7/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智伦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一次性 使用 手电筒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照明工具。
传统的手电筒主要由筒体、灯头和标准干电池构成。灯头与筒体分离,开关在筒体上,筒体底部有弹簧,筒体为铁质或塑料制成。铁质筒体底座与主筒体分离,取下后,可将电池从主筒体后面装入或取出。塑料筒体底座与主筒体不分离,电池从灯头连接口装入或取出。这类手电筒的缺点是:电池与筒体分离,使用时需装入,长时间不使用又需取出,电池电能耗尽需要更换新电池,使用麻烦;其次,如有不慎,电池漏液会损坏电筒;第三,结构复杂,造价较高;第四,由于标准干电池容量的限制,电筒的亮度有限;第五,由于整个筒体不密封,因而电筒不具有防水、防爆等功能。
近年来,人们不断对手电筒进行了改进。中国专利85201024号提供了一种方便的一次性使用的手电筒,实现了电池和手电筒的一体化,电池锌筒即为电筒外壳,塑料灯头压接在电池端部,以薄膜和牛皮纸构成膜式开关。中国专利88207615.9号提供了另一种与电池一体化的手电筒,电池和电珠完全采用导线连接,外壳、反光聚焦凹面用纸质材料制成。这类电池一体化电筒虽然克服了传统手电筒的某些缺点,但它们整体不密封,也不能防潮、防水、防爆,而且亮度仍然有限,结构不牢,使用寿命短。
针对现有手电筒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水、防爆、结构简单的多用途一次性使用的手电筒,并使其亮度提高,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多用途一次性使用的手电筒,由外壳、电池、导线、开关和电珠构成。电池的锌极(负极)直接固定套装在外壳内并与外壳紧密接触,电池的碳极(正极)直接与电珠的一极相连,导线通过开关将电池的锌极(负极)与电珠的另一极相连。外壳为一端封闭的整体外壳,由塑料制成,为后端封底的整体圆桶结构。开关为全密封开关。灯头与筒体连为一体,为全密封灯头,它们构成了手电筒的全密封结构。它所包含的电池可以为一节,也可以为正、负极串连组合的多节电池组成。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图1,含有两节电池和内藏式密封灯头的手电筒的中心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含有内藏式密封灯头的手电筒开关的中心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含有一节电池和暴露式密封灯头的手电筒的中心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含义为:(1)前密封玻璃,(2)倒卡装置,(3)反射凹面镜,(4)电珠,(5)灯座弹簧,(6)碳圆片,(7)绝缘层,(8)碳棒,(9)二氧化锰,(10)氯化铵,(11)锌极,(12)外壳,(13)导线,(14)双按钮互锁微动开关,(15)防水材料,(16)空气室,(17)防水密封胶,(18)开关按纽,(19)碳棒金属帽,(20)封盖,(21)开关付弹簧,(22)开关主弹簧,(23)锁定纽,(24)保险销,(25)橡皮帽,(26)开关室,(27)聚光电珠,(28)外壳小坎。
实施例1:含有两节电池和内藏式密封灯头的手电筒(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清;黄力红;陈肖燕;杜培庆,未经胡清;黄力红;陈肖燕;杜培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44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发推理刀
- 下一篇:爆炸性环境电动葫芦用吊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