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面供水电煤钻无效
申请号: | 91214455.6 | 申请日: | 199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8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旺矿务局 |
主分类号: | E21C1/00 | 分类号: | E21C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文荣 |
地址: |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面 水电 | ||
本实用新型为矿用湿式钻眼工具。
已有技术的水套直接套在钻尾轴上,水套两端内壁也装有密封圈,由于没有完整的固位装置,易移位,引起漏水严重。两个半边水套安装时,中间没留间隙,当密封圈磨损时就易漏水,且换密封圈频繁。
已有技术钻尾轴通过联接套与中空麻花钻杆连接,软管接头通过连接帽与管接头连接,管接头焊接在外壳上,因此,结构复杂、不合理,操作维修不便,且接头多易漏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煤矿提供利用井下喷水降尘的一种不漏水、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维修方便的侧面供水电煤钻,进一步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
侧面供水电煤钻,它由电机、外壳、钻尾轴、轴承、水套、衬套、O型密封圈、旋盖、空心麻花钻杆、软管接头、水式钻头组成,该电煤钻钻尾轴与水套空间部位加了衬套,紧靠衬套两端分别装了O型密封圈,衬套和水套使O型密封圈完整固位,钻尾轴工作时,水不仅不会渗进轴承内,更不会从钻尾轴和外壳及其它结合部漏水。该电煤钻水套由两半边对称水套组成,分别从钻尾轴两头套在衬套上,挤压O型密封圈,两半边水套安装时,中间留有一定间隙,当衬套两端的密封圈在工作过程磨损出现松动时,旋转旋盖,此时,轴承,水套、O型密封圈位置相对移动的同时,调整了水套间隙,水套与衬套挤压O型密封圈,使原O型密封圈继续工作,减少了换O型密封圈的次数,且延长了寿命,更重要的是水不会通过O型密封圈外渗。该电煤钻中空麻花钻杆与钻尾轴螺纹连接,钻尾轴与空心麻花钻杆有机配合密封面,当钻尾轴工作时,锥型密封面接触越来越紧,解决了该结合部的漏水和结构复杂问题。该电煤钻软管接头直接接在外壳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不漏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具有不渗水、重量轻、体积小、操作方便、降尘率高达85-90%,进一步改善了矿工的工作环境,保障了矿工的身体健康,对综合防尘有着重大的意义,达到了煤碳总公司“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图1 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图
图2 本实用新型衬套结构图
图3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外壳1、钻尾轴2、轴承3、水套4、衬套5、O型密封圈6、7、旋盖8、空心麻花钻杆9、软管接头10。
侧面供水电煤钻由电机、外壳1、钻尾轴2、轴承3、水套4、衬套5、O型密封圈6、7、旋盖8、空心麻花钻杆9、软管接头10水式钻头组成。
图中所示,中空麻花钻杆9与钻尾轴3螺纹连接,钻尾轴2与空心麻花钻杆9有机配合锥型密封面,当钻尾轴2工作时,锥型密封面接触越来越紧,增加了工作时的稳定性,解决了该结合部的漏水问题。衬套5是O型密封圈6、7的定位件之一,套在钻尾轴2上,O型密封圈套在钻尾轴上紧靠衬套两端。套在衬套5上的两个半边对称水套4两端紧靠O型密封圈6、7,两个定位件挤压O型密封圈6、7,O型密封圈6、7与水套4、衬套5、钻尾轴3接触面紧密,因此,水从水套4外腔通过进水孔进入水套4内腔,由水套4内腔通过衬套5进水孔进入衬套5内腔、由衬套5内腔进入钻尾轴2通水孔的过程中,水不会渗进轴承3,更不会通过其它结合部漏出外壳1,且延长了轴承3寿命。水套4由两个半边对称水套4组成,分别从钻尾轴2前后端套在衬套5上,挤压O型密封圈6、7,两个半边对称水套4安装时中间留有一定间隙,当衬套5两端的O型密封圈6、7在工作过程中磨损出现松动时,旋转旋盖8,此时,轴承3、水套4、O型密封圈6、7向衬套5移位且形成紧密结合面,水套4与衬套5挤压O型密封圈6、7,调小了水套4之间的间隙,减少换O型密封圈6、7的次数,更重要的是水不会通过O型密封圈6、7外渗。轴承3分别套在钻尾轴2上,并紧靠水套4两端。软管接头直接接在外壳1上,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维修方便、结合部不漏水。外壳1装套在装配好的整体部件钻尾轴2、空心麻花钻杆10、衬套5、O型密封圈6、7,轴承3上,旋上可调整两半边对称水套4间隙的左右旋盖,将有槽的水式钻头连接在空心麻花钻杆10前端,侧面供水装置组装好后,钻尾轴连在电机上,打开防尘管闸阀,启动电机进行工作。来自软管接头10的矿进防尘水,首先进入水套4外腔,外腔通过水套4进水孔进入水套4内腔,从水套4内腔通过衬套5进水孔进入衬套5内腔,钻尾轴2转动时,衬套5内腔的水通过钻尾轴2上的通水孔在钻尾轴2转动的过程中进入中空麻花钻杆9,再进入有槽的水式钻头到炮眼底,捕捉粉尘后呈浆状流出眼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旺矿务局,未经广旺矿务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4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