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水防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14465.3 | 申请日: | 199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6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29 |
发明(设计)人: | 万仕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仕川 |
主分类号: | F16K47/14 | 分类号: | F16K4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 装置 | ||
一种防溅装置,它主要与安装在锅炉上的热水龙头配套使用。
目前,热水锅炉用的传统热水龙头,其结构长期未变,人们在放热水时,热水不容易全部流进盛水容器,造成四处飞溅,经常烫伤人。为克服这些缺点,人们常常在热水龙头上套上胶管或缠上布袋,但这样做效果不佳,而且胶管和布袋既不卫生又要经常更换,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与锅炉上的热水龙头配套使用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先将热水流减压,然后再将全部水流聚集成一小束,从而很柔和地流进盛水容器,避免热水流四处飞溅。
本防溅装置主要由水管1,水管2和水管3所组成,水管1和水管3对接在一起。水管3经过水管2的中央,并且固定于水管2的封盖5上。水管3的周围有通水小孔4,这些通水小孔全部包含在水管2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防溅装置作更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是防溅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是水管1,2是水管2,3是水管3,5是封盖,它们都由金属材料制作,一般用可锻铸铁材料。4是通水小孔。
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管1呈圆柱状,其公称通径一般为15mm,20mm和25mm三种,在这里具体取20mm。
水管3一般为圆锥体状,在水管3上半部的周围钻80个通水小孔4,每个小孔直径一般取2mm。水管3的上端最大口径与其相配的水管1的公称通径保持相同,水管1和水管3一般用焊接法直接连接在一起。
水管2有许多形状,一般取圆台形较佳,水管2的下端开口,是热水流流出时的出口,开口的直径一般为32mm。水管2的长度可以根据水管3的长度和水管3上通水小孔4分布的范围来确定。水管3周围的通水小孔4全部包含在水管2内。水管3的末端是封闭体,它从水管2下端出水口的正中部位伸出,位于水管2之外。水管2的上端有一封盖5,水管1和水管3的连接体从封盖5的正中部位穿过,并用焊接法固定在封盖5上。
整个防溅装置与锅炉上的热水龙头配套使用。将防溅装置安装到热水龙头上的方法有两种:
1、利用内螺纹活结头将防溅装置的水管1与市售热水龙头的出水口管子相连接。
2、防溅装置上不安装水管1,而将防溅装置的水管3直接焊接在热水龙头的出口管子上。
使用时,开启热水龙头的手柄,热水流由水管1流到水管3,通过水管3周围的小孔减压后源源不断地喷射到水管2内。经过水管2的聚流作用,由水管2的出水口流出,并沿着水管3的末端流入盛水器。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热水流经过通水小孔流出,缓减了水压冲力,出水平稳、柔和,水流不会四处飞溅。
2、由于水流沿着水管3伸出水管2的末端流出。因此流向固定,只要在开启水龙头之前,将盛水容器的入口对准水管3伸出水管2的部分,开启水龙头之后,水流就会全部被引进盛水容器。从而避免了热水流不能全部流进盛水容器而造成四处溅散的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仕川,未经万仕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4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油烟机风胃构造
- 下一篇:气动切缝V型渠道混凝土衬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