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定时插座无效
申请号: | 91214500.5 | 申请日: | 199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8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士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士祥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3K17/29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坚,姜新华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定时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按预先置定的时序自动接通和断开电源的插座。
目前现有的定时器除结构较复杂外,而且它们在接通和断开电源的时间间隔不能大。例如CN2044104U公开的定时控制插座,是在一个有面板的外壳内安装定时控制电路而构成的。它采用普通电子表作为定时器,用一个555时基集成电路组成的单稳态电路提供延时,在其供电回路中串入可控硅作为电源开关。这个电路由于采用一个电子表的定闹音频输出信号来触发可控硅,故定时开始时间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但其延时时间是用单稳态电路,而单稳态电路的时间常数不能取得很大,这就限止了其最大延时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由于其延时时间较短,因而它在很多场合不能被采用。比如要求在上班时自动接通机器的电源,而到下班时才自动关闭机器的电源。显然这种定时控制插座在这种场合下不能使用。又例如成都市科技成果展览交易会的参展项目“多功能电源插座”其定时时间也只有6小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延时时间能在24小时范围内任意置定的全自动定时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该全自动定时插座主要特征是有一个由两个带报警的电子表和一个双稳态触发器组成的0~24小时范围内随意开关的电路。它是将一个带报警电子表的定闹音频输出信号跟双稳态触发器的R端相接;另一个报警电子表的定闹音频输出信号是跟双稳态触发器的S端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为了避免外来干扰信号产生误动作。可以在一个报警电子表的定闹音频输出信号与双稳态触发器的R端之间用一个晶体管开关电路把它们连接起来;而另一个报警电子表的定闹音频输出信号与双稳态触发器的S端之间也用一个晶体管开关电路把它们连接起来。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是将带报警电子表A和B的定闹音频输出信号,分别通过电容C1和C2跟时基集电路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的S端(2脚)和R端(6脚)相连。而双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端(3脚)与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相连。插座是与双向可控硅串联在一起。另外还有半波整流电路。工作时先将电子表A的定闹时刻调到插座要接通电源的时刻,将电子表B的定闹时刻调到插座需断开电源的时刻。当电子表A的定闹时刻一到,就会输出定闹音频信号来使双稳态触发器输出端(3脚)置1,从而使可控硅由截止变为导通,插座开始有电输出。当电子表B的定闹时刻一到,就会输出定闹音频信号来使双稳态触发器输出端(3脚)置0,从而使可控硅由导通变为截止,插座输出断电。电子表A的定闹时刻即为插座通电开始时间,电子表B的定闹时刻即为插座断电时间。
实施例2是在电子表A与双稳态触发器的S端(2脚)之间增加一个由三极管3DG110组成的晶体管开关电路;同样在电子表B与双稳态触发器的R端(6脚)之间也增加了一个由三极管3DG110组成的晶体管开关电路。当定时开始时,电子表A发出报警正脉冲信号,使T2导通,时基集成电路2脚变为低电位,输出端3脚输出高电位,使双向可控硅导通,插座得电。当定时时间到时,电子表B发出正脉冲信号,使T1导通,时基集成电路6脚变为高电位,输出端3脚输出低电位,使双向可控硅截止,插座失电。实际使用中如要求每天11时40分自动接通电饭保的电源,12时关闭电饭保的电源,以便中午12时下班回家午饭已烧好。就只需要将本装置内的电子表A的报警时间调到11时40分,将电子表B的报警时间调到12时,然后将电饭保的电源插头插入该自动定时插座就能如愿以偿。
除此还可以在双稳态触发器的S端并联N个电子表A,同样在双稳态触发器的R端并联N个电子表B,这样就可以使插座在24小时范围内实现N次得电和N次失电。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延时时间长,它可以在0~24小时范围内打开和关闭电炉、电饭保、收录机、电视机等各类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士祥,未经吴士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4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