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点式可变码保险柜或门报警密码锁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1214636.2 申请日: 1991-06-21
公开(公告)号: CN2093218U 公开(公告)日: 1992-01-15
发明(设计)人: 李欣 申请(专利权)人: 李欣
主分类号: E05B37/20 分类号: E05B37/20;E05B4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6650***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触点 可变 保险柜 报警 密码锁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点式可以变码的报警密码锁。它适用于保险柜或门等需加密的各类锁。

目前市场上的保险柜,主要库门,凡设密码锁的,无论操作程序如何复杂,均为一门一码,出厂时一定终身。使用日久,对码时大都存在手感和异常声音,保密度低。对密码要求绝对保密的定类保险柜门对使用条件又十分苛刻。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根据已有产品存在的不足之处设计本密码锁以达到结构简单、持码操作方便和保密性能好的目的。

本密码锁是采用下述设计方案实现的。

一种触点式可变码保险柜或门报警密码锁,它主要由码盘、外码环、对码插孔、对码触点、寻码滑臂、内码环、接线环、接码插、对码旋钮、柜门、支架和支柱等构成。结构特征是码盘的外沿为外码环,向内为对码插孔,再向内是内码环,最后是对码触点,在码盘的中心点为对码旋钮,对码旋钮的寻码滑臂与对码触点滑动接触。电路  联接方式是外码环的一个触点与位于该触点同一径向线上的对码插孔的一个孔相联,其余的对码插孔与位于同一径向线的内码环的触点相联,接线环与对码触点相联,即一个码盘上设有一个开门触点,剩余为报警触点。

其原理是:一组密码数中任何一位数均自成一个单元,单元中由一排(0-9十个位)开门电路触点和一排(0-9十个数)报警触点对应组合而成。当带指令电流的寻码滑臂对准接触开门触点(预置密码号位)时,开门电路导通一个单元段。一组中各段对码导通才可开门。当滑臂接触的是非编码的报警触点时,全部报警电路导通。一个单元内只预设一个开门码触点,其余九个码号都是报警触点。从而保证密码的准确性。两排触点为环形排列,起止号位可以任意人为暗记可增加一层保密度一组密码可由三个(三位数)至六个(六位数)单元甚至更多组成。并环向排列,再增加一层保密度。一般六位数已经足够。可达10万个编码。

附图1为本密码锁结构示意图,其中各标号分别为:

①码盘 ②外码环 ③对码插孔 ④对码触点 ⑤寻码滑臂 ⑥内码环 ⑦接线环 ⑧记码插 ⑨对码旋钮 ⑩柜门支架支柱;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实施例。

图1中:①、码盘,胶木等绝缘材料。

内码环,外码环②肤铜于码盘①正面,对码插孔③与对码触点④的对应接线环⑦可肤铜于(或接线)码盘背面。

②、⑥、外、内码环:对应于园心等各分设置10个插口(与真空电子管脚插口相似)内环⑥的插口和外码环②的插口与对码插孔③的距离相等,以便于记码插⑧交换插入。

对码插孔③与前述插口一样。园周上等分对应设十个。分布于内外码环⑥和②之间。距离相等。

对码触点④铜质铆孔,设于码盘内园周上,对干内、外码环⑥和②的插口设置,背面连线分别与对码插孔③连通。

寻码滑臂⑤弹性磷铜片制作。固定在码盘①旋轴上,与轴绝缘,并与接线环⑦导通。灵活旋转,接触于对码触点④围成的园周上。

接线环⑦用黄铜片制作与旋转轴绝缘,与寻码滑臂⑤导通。不与轴转动,便于外接异电线。

记码插⑧两脚相应导通,两脚距离与对码插⑧至内码环⑥距离相等。可换插干外,内码环②和⑥之间。一个记码插⑧导通对码插孔③和外码环②的插口时为编码号位,其余九个记码插⑧则常导通对码插孔③和内码环⑥。

对码旋钮⑨的周边刻记码号应与码盘上码号对应,不得错位。

图2编码为:123450;各单元顺时针编码,依次将记码插⑧插入外码环②对应号口内,其余插入内码环⑥。

图2中Ⅵ单元内:外码环②0号插口和对码插孔③的0号口内已被记码插⑧连通,其余单元内相应号的位置也被记码插⑧连通,分别是Ⅰ~1,Ⅱ-2,Ⅲ-3,-4,-5,-0各单元除编码号位外全部对码插孔③都被各自记码插⑧连通内码环⑥。

图2中电源负极(正极)经  的接线环⑦、寻码滑臂⑤,对码触点④的0号插口,再经码盘①背面连线连通对码插口③的0号插口。经记码插⑧,外码环②0号及连通整个外环,电流再经外部连线接入I单位的中心接线环⑦,滑臂等与  的路线相同从对应的码位进入再下一个单元,至使最后一个单元的外环导电至开门继电器(门J)柜门⑩打开。

如果任何一个单元内的寻码滑臂接触的不是通向外环的编码号位,而是任一号位接通内环,此时滑臂将把电流导到内环上去,而每个单元的内码环都并连接通报警继电器(警J)此时开启电门钥匙则门不开,而电压全部进入报警线路,报警J的常开触点闭合,预设的各种报警手段动作,如发声、发眩光、照象等。

本设计的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欣,未经李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4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