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透明吸液器无效
申请号: | 91215376.8 | 申请日: | 199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8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铁路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燮舜 |
地址: | 3302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透明 吸液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透明吸液管,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化学分析工具,结构简单、单手操作方便,准确性高的吸液管,具有吸、存、排液定量控制自如,并可中途停留和防止试液反冲的特点。使用本吸液管后,将永久淘汰橡胶吸球(又称洗耳球)或用人工嘴吸吮的落后操作方法。易洗刷,可将清洁液吸入管内滞留后排出冲洗,不需将整支吸液管放入清洁液内浸泡。有效地提高化学分析之准确度和工作效率,能改善高度集中的工作环境和降低脑力劳动强度。
现有技术:在化学分析中吸液管其加液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现常用的移液方法有如下五种:
1、橡胶吸球(又称:洗耳球)加吸液管,此方法需双手操作、准确性差,试液易反冲,不能回吸和中途停留等缺点。
2、小胶囊套吸液管:此方法虽可单手操作,较难掌握,准确性差。
3、人嘴吸吮吸液管:此方法易将试液吸入口中影响身体健康。
4、输液皮管套吸液管:此方法,虽然提高加液准确性,但密封性能差,影响操作。
5、目前市场上销售有金瓯牌吸液器(温州市金瓯仪器厂产品)(在1989年1月9日〈医药经济报〉的器械化版作了配图报道)。此方法:单手操作,比上述四种吸液管先进,尚存在结构较复杂,吸液管与吸液器接触面小,稳定和密封性能差,密封橡皮垫圈易老化影响使用寿命。
综合上述的优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单手操作方便,准确性高的可控透明吸液管,广泛应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工矿企业的化验室和实验室。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施:根据注射器的负压吸液原理,将吸液管作为内栓,在内栓后端(约60mm长或自定)套上同样长的外套形成活塞状结构,单手操作外套上推为吸液下压为排液,使吸液管具有吸、存、排液定量控制功能,并有中途停留和防止试液反冲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0.1ml以上的各种规格的吸液管后端都做成统一标准内栓外径,并进行表面打毛等技术处理,配合外套内径(标准尺寸)组成活动塞状结构使之正常工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内栓透明吸液管示意图由透明或玻璃材料制成,始端为园锥状 便于吸液入口,全管为园柱体且中间有吸液园孔,表面有标准剂量刻度,后端 有60mm长(或自定)园柱体为标准外径,且打毛技术处理。
图2、为外套透明管示意图由透明或玻璃材料制成呈园柱体,一端开口附套在内栓后端组成活动塞状结构,一端封口、长度为60mm(自定)。内径打毛技术处理。
图3、为可控透明吸液管正视图,外套透明管②附套在内栓透明吸液管①上组成活动塞状结构,只需要单手操作,将外套上推为吸液,下压为排液,使吸液管具有吸、存、排液定量控制自如,并可中途停留和防止试液反冲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未经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5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废托皂盒
- 下一篇:移动(或固定)式拖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