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恒温燃气快速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91216037.3 | 申请日: | 199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7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潘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光平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4H1/14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新颖 |
地址: | 31750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恒温 燃气 快速 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热水装置,特别是一种全自动恒温燃气快速热水器。
目前市场上较为实用的燃气快速热水器主要有手动和自动两种类型,主要构造有:机壳、燃烧室、热交换器、主燃烧器、辅助火种燃烧器、压力传感器、水气控制阀、压电或高压脉冲点火装置等。这二类热水器在点燃过程中,其水气控制阀都是通过压力传感器中的连杆,在水压的推动下顶开气门塞。若关闭水阀,则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关闭气门塞。这种水气控制阀中的活动连杆和气门塞,既要求在水压的推动下活动自如,又要达到防止水气泄漏的密封要求,因而制造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生产成本亦较高。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垢或燃气腐蚀等影响,连杆或气门塞往往被卡死,无法复位,造成烧坏热水器事故。这二类热水器均无恒温自动控制装置,一般是靠调节燃气量和水阀进水量来调节水温,无法做到大小出水量均维持一定温度之要求。若临时停用热水,则存在着热交换器余热使其内部热水继续升温的问题,当重新开启水阀,再次使用热水的一段时间里,骤燃升高十多度的热水往往烫伤使用者皮肤。再者,目前用于全自动热水器的燃气电磁阀,主要是电磁直吸式结构,其结构复杂,加工及装配精度要求高,难以适应燃气热水器生产发展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制造简便,使用可靠,能降低临时停用热时热交换器的余热温升,且具有自动恒温控制功能的全自动燃气热水器。
本实用新颖是这样实现的:它具有如普通燃气热水器的主要构造:机壳、压力传感器、水气控制阀、燃烧室、热交换器、主燃烧器、辅助火种燃烧器、连续高压脉冲点火器和热电偶等。其主要特点在于:采用新颖结构的水气控制装置,即在压力传感器和燃气总气阀之间加装自动恒温控制装置,既可控制总气阀的关闭,又可自动调节燃气进气量,从而达到调节热水温度的目的。在总气阀之后,分主气道和火种气道,分别用相同新颖结构的杠杆式电磁阀控制其启闭。在水气控制装置和主气道电磁阀上分别装有一组微动触点,以控制连续脉冲点火器和延时电子开关的工作。
自动恒温控制装置是专为本实用新型而设计的,该装置装在压力传感器和总气阀之间,三者经活动连杆连为一体。活动连杆分左右两段,左段连杆一端为总气阀圆锥体阀芯,并有两道挡片和一组微动合触点,右段连杆与压力传感器鼓膜连接,左右连杆间有一挂钩相连。当右段连杆在压力传感器推动下向左移动后,左段连杆即与右段连杆脱离,在自动恒温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左段连杆可作左右微量运动而不受右段连杆的牵制。自动恒温控制装置是将双金属片(可以是两片、四片或更多片)封装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密封盒内,密封盒通过皮膜和波纹管与外壳体和左段连杆作柔性连接,这样既可隔离热水进入密封盒或向壳体外泄漏,又可使密封盒在连杆上作轴向微量移动。密封盒一侧设有温度调节螺丝,另一侧装有复位弹簧。自动恒温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且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带动左段连杆作轴向微量移动,调节总气阀的进气量,从而达到控制热水温度的目的。温度调节螺丝的作用是调节双金属片与挡片间的相对位置,可以预先设定热水温度值。
自动恒温控制装置和压力传感器两者壳体相连,内部水路相通,流经恒温控制装置的热水可通至压力传感器的左腔室。若关闭水阀,临时停用热水,总气阀自动关闭,与此同时,压力传感器右腔室中的冷水注入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中的部分热水被吸入压力传感器左腔室,从而降低了热交换的余热温升。
总气阀圆锥体阀芯的顶端装有密封片,阀芯连杆上有一波纹管与总气阀壳体作柔性连接,以防止燃气泄漏。主气道和火种气道上分别装有杠杆式电磁阀,阀体杠杆和衔铁间装有皮膜,将电磁铁与气道加以隔离,避免了燃气对电磁铁的腐蚀作用,保证了电磁阀能可靠地工作。
本实用新颖的优点是:增加了自动恒温控制功能,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水气控制装置中需要密封的部位采用了皮膜或波纹管柔性连接方式,既克服了因结垢或燃气腐蚀影响水气控制装置的可靠性问题,又降低了零件制造精度,简化了结构,因而可降低生产成本;部分地克服了热交换器余温升问题;采用杠杆式电磁阀,简化了电磁阀的制造和安装,并且用皮膜将电磁铁和燃气隔离,提高了电磁阀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气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A-A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光平,未经潘光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6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