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线热感应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1216367.4 | 申请日: | 199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5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宏昌 |
主分类号: | H03K17/94 | 分类号: | H03K17/94;H05B39/0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泽智 |
地址: | 台湾省中坜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感应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开关,特别是一种红外线热感应开关。
现有的电器开关都要通过人工来控制其开合,特别是楼梯灯、走廊灯、庭院灯等开关都要用人手来触摸,如在黑夜人就要摸黑找开关,使用不够方便;另如人忘了断开开关,就会浪费很多电能,且照明器具寿命也会缩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利用红外线感应开启灯具、灵敏度高、性能可靠的红外线热感应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电路、面板、壳体、负载,其特征在于:还有红外线检测器、放大电路、比较电路、光电开关电路、计时电路、驱动电路、塑料透镜片,红外线通过塑料透镜片集光后送到红外线检测器,红外线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经由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到比较电路进行比较,比较电路输出的信号通过光电开关电路送到计时电路,计时电路的输出通过驱动电路送到负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面板的上部开有窗口,窗口内装有塑料透镜片,在壳体内与塑料透镜片对应的位置上装有红外线检测器及光敏电阻。红外线检测器的输出①端与放大电路中1/4IC1的U1A的输入2端相接,V1A的输出1端通过R5与1/4IC1中U1D的输入5端相接,U1B的输出7端与比较电路中1/4IC1的U1C和U1D的输入10、13端相接,U1C的输出8端通过电阻R12、U1D的输出14端通过电阻R13与光电开关电路中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Q2的集电极与光敏电阻及开关K串接并与计时电路中IC2的2端相接,IC2的3端通过电阻R17与驱动电路中三极管Q3的基极相接,Q3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的线圈相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红外线检测器1、放大电路2、比较电路3、光电开关电路4、计时电路5、驱动电路6、电源电路7、塑料透镜片8、面板9、壳体10、负载11等组成。
面板9上部开有窗口12,窗口12内装有塑料透镜片8,在壳体10内与塑料透镜片8对应的位置上装有红外线检测器1及光敏电阻13;在面板9及壳体10内线路板的对应位置上装有夜间/全天操作开关14;在底座10上开有调整孔15,通过调整孔15可调节装有底座10线路板上的距离设定电位器W1和时间设定电位器W2。
人体所发射出来的红外线能量相当微弱,当背景温度为25℃时,红外线检测器大约只能检测1公尺左右之前的人体。故本实用新型以集光方式来提高检出灵敏度。集光元件是以塑料透镜片8的表面镀上金属,而其焦点大约是半径1/2处设置红外线检测器,如此能检出的距离大约是5~10公尺。
参照图3,由红外线检测器1检出的信号经IC1中的U1A和U1B两级放大后送到比较电路3中IC1的U1C和U1D进行比较,调整W1可调节U1B的放大量,即可调节感应距离。为了避免受到商用频率的影响,则于15HZ附近开始衰减;另外要避免受到大气温度变动的影响,于2HZ附近也一并予以衰减。IC1中的U1C和U1D的底限电压设定为1/2VCC,信号经U1C经U1D进行波形处理后送到光电开关电路4中的基极,使其导通,输出信号送到计时电路5中集成电路IC1的2端,另当夜间/全天操作开关14闭合时,由于光敏电阻13的作用,则只有夜晚Q2才能被触发导通,而K开路时,则Q2白天黑夜都能被触发导通。IC2用作计时,计时的时间以T≈1.1W2·C13决定,调整W2设定延迟时间为10秒~15分钟,在这段时间内,IC2的第3脚有输出,驱动电路6中的Q3导通,继电器J吸合,其触点J1-1接通,负载11得电发光。当延迟时间过后,IC2的3脚没有输出,J1释放,J1-1断开,负载11自动熄灭。
电源电路7由变压器T1、二极管D1~D3、电容C10、C11、三端稳压器IC3等组成。
IC1的型号为LM324;IC2的型号为LM555;IC3的型号为LM78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宏昌,未经徐宏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6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