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时差地球仪无效
申请号: | 91217113.8 | 申请日: | 199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0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孟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孟佑;陈孟开 |
主分类号: | G09B27/08 | 分类号: | G09B27/08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福建省闽清***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时差 地球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时差的地球仪。
现有的地球仪由圆形球体、地轴、支架三部分组成。这种地球仪只能表示地球上的地理名称及位置,却不能显示出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自转所产生的世界各地时刻的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直观地显示世界各地不同时刻的显示时差地球仪。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黄道面”圆圈与“晨昏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经线盘。
图4是时刻盘。
如图1所示,在原有地球仪的球体2上方设置有与地轴的空心轴3固定连接的经线盘11(如图3所示),经线盘11随地球仪球体2同步转动,经线盘11上的经度与地球仪球体2上的经度相符,在地球仪支架1顶部设置有时刻盘12,时刻盘12由底盘及刻度盘组成(如图4所示),底盘与地球仪支架1呈固定连接。在刻度盘上标有二十四个小时,刻度盘与支架1呈活动连接,它可根据需要绕地轴的空心轴3旋转,底盘起到支撑刻度盘的作用。
如图1所示,在与地球仪赤道4的平面成23°26′交角处的地球仪球体外围设置有“黄道面”圆圈9,“黄道面”圆圈9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地球仪支架1的中腰处,“黄道面”圆圈9上刻有二十四小时标记,根据需要“黄道面”圆圈9可绕其圆心旋转,以表示太阳直射处即正午十二点。与“黄道面”圆圈9垂直处设置有晨昏圈10,它连接南极圈7和北极圈8,晨昏圈10由两个半圆弧组成,其两个半圆弧的下端可在地球仪支架1的两个侧面滑动,“黄道面”圆圈9穿过晨昏10的两个半圆弧中部呈活动交叉连接(绞链连接)(如图2所示)。根据需要晨昏圈10可折成半圆,与地球仪支架组成一个新的晨昏圈。
当使用者在自己设定的椭圆轨道上,以地轴倾斜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搬动地球仪表示公转时,即可明确显示出地球仪朝向椭圆的圆心(即太阳所在的位置)一侧的“黄道面”是在南回归线6或北回归线5上,随之,晨昏圈也表示出南北半球昼夜弧长短的变化。当由西向东旋转地球仪球体即地球自转时,经线盘11随地球仪球体同步转动,而时刻盘固定不动,此时经线盘11上即可指出世界各地不同的时刻。同时观察黄道面上的时间标记,地球仪球体上经线所对准的时间与经线盘上显示的时间相同。
地球仪球体上安装的“黄道面”、“晨昏圈”面积窄小,不会影响地球仪球面上地理位置及名称等的观察,经线盘、时刻盘安装在地球仪顶部,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显得更为美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孟佑;陈孟开,未经陈孟佑;陈孟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7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旋压自动出膏包装体
- 下一篇:低氧化氮可调焰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