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炉中心装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17254.1 | 申请日: | 199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0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海;许东林;姜本熹;谢本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20 | 分类号: | C21B7/20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43008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中心 装置 | ||
一种高炉中心装焦装置,属于炼铁厂高炉装料装置。
在目前的高炉生产中,炉顶布料大多采用马基式布料方法,炉顶有大、小料钟密封,炉料从大钟与炉喉之间的间隙滑落进入炉内,这样炉料堆尖位置靠近炉墙,存在着边沿和中心炉料高度偏差大,不能适应现代巨型高炉布料和高压密封的要求;虽然为六点式布料,仍存在着布料不均匀的缺点,高炉中心气流呈尖峰型,但有时气流会因炉料颗粒分布的变化,焦炭层的塌陷和软熔带形状的改变等因素而发生不可预见的变化。为了改善炉内布料的均匀性,出现了Paul Wurth(PW型)无料钟布料装置,它虽然克服了马基式布料法存在的不足,但要将现有钟式炉顶高炉改造成无钟布料的高炉,存在实施周期长(要利用高炉大中修机会)、设备复杂、投资大的缺点;为了不对现有高炉作大的改造(保留料钟)而改善中心布料情况,日本神户钢铁公司加古川厂开发了中心装焦法(Center Coke Charging Method-CCC见《炼铁》89年第四期)。这种中心装焦的设备,是要建立一套专用的上料系统,通过上料皮带将要装入中心的焦炭运送到炉顶,经称量后装入炉内。此种中心装焦法,有利于高炉的稳定操作,能较精确地控制中心气流,但由于需要建立一套专用的上料及称量系统,因而存在投资大、施工周斯长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中心装焦量易于控制,高炉操作稳定的高炉中心装焦装置。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在原有上料系统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一套由漏斗、上料管、上料阀、贮料罐、下料阀、溜管、放散阀、气体均压阀、气体喷吹装置等组成的高炉中心装焦装置,在装焦漏斗的上方连接有一迎料槽,其迎料槽上部装有可移动的盖板,以使根据需要,调节迎料槽的开口度以调节槽内的焦炭量,这样可灵活地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取消装入炉内中心的装焦称量过程,易于控制其装焦量。
其工作原理:将部分焦炭倒往迎料槽内,其装焦量已根据需要量按其迎料槽的容积通过盖板设定好,装至设定量后,卷扬机将迎料槽提起,倒入漏斗,通过上料管,上料阀全部落入到贮料罐中,上料阀、放散阀关闭,气体均压阀充压直到贮料罐内达到一定压力,这时下料阀开启,气体喷吹装置进行喷吹,以助焦炭顺利下行。焦炭沿着溜管进入高炉中心料面,待焦炭全部进入炉内后,下料阀、气体均压阀均关闭,放散阀、上料阀又开启,准备下一个装焦循环。上述阀门的开启与关闭,均是由计算机与高炉联锁,从而控制气动控制系统而完成的。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高炉中心装焦装置全貌图
图2为迎料槽图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由卷扬机1、料车2、料车轨道3、漏斗4、上料管5、上料阀6、贮料罐7、下料阀8、溜管9、放散阀10、气体均压阀11、气体喷吹装置12等组成的高炉中心装焦装置,为取消装入高炉中心的装焦称量过程,易于控制其装焦量,在漏斗4的上部靠近高炉的侧面,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轴承15,迎料槽13的一端用销或螺栓与轴承15连接,迎料槽13绕轴承15旋转,迎料槽13的另一端由钢丝绳16悬吊起。钢丝绳16的一端绕于卷扬机1的卷筒上,另一端系一重物,放置于固定在现场的滑轮上。在迎料槽13的上部用螺栓连接有可移动的用于调节装入高炉中心装焦量的盖板14,盖板14由五块组成,每卸一块,可增加20kg焦炭量,反之,减少中心装焦量时就要增加盖板14的遮盖面积。
其工作原理:高炉中心装焦装置在运行前,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气体均压阀11、气体喷吹装置12也处于关阀状态。要运行时,上料阀6、放散阀10开启,当料车2在沟下装焦时,迎料槽13在卷扬机1的带动下,通过钢丝绳16放下,料车2装焦后行至炉顶,将部分焦炭装入迎料槽13内,此装入量在装焦装置运行前,已根据需要设定好,盖板14位置已调定好。卷扬机1将迎料槽13的一端通过钢丝绳16提起,另一端绕轴承15转动,焦炭通过漏斗4、上料管5、上料阀6,全部落入贮料罐7,这时,上料阀6,放散阀10关闭,氮气均压阀11充压至贮料罐7内压力达到与炉内压力(约0.15MPa)相等,此时, 下料阀8开启,利用氮气作气源的气体喷吹装置12喷吹氮气以帮助焦炭顺利下滑,不发生崩料现象。焦炭通过溜管9进入到高炉中心料面处,焦炭全部进入高炉炉内后,下料阀8、氮气均压阀通过气动控制系统的制动,处于关闭状态。上料阀6、放散阀10通过气动控制装置的启动,处于开启状态,准备下一个装焦循环过程。放散阀10、气体均压器11是在装焦时起平衡炉内与大气压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日本神户钢铁公司加古川厂的中心装焦法相比,除保留其能较精确地控制中心气流和高炉操作较稳定的优点外,还具有装焦工艺间单,不需要称量过程,结构紧凑,装入高炉中心的焦炭量易于控制,实施时可利用高炉定修机会,投资少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公司,未经武汉钢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7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涂衬钢管焊口区内壁防腐装置
- 下一篇:管道疏通器